假如沒有灰塵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及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灰塵嗎?為什么?
師:灰塵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危害,它散落在窗臺桌面,污染環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傳、傳染疾病,所以我們都很討厭灰塵。可大家想想,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假如沒有灰塵)
二、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1、指名讀閱讀提示。
2、默讀課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并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小組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寫特點和作用的?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4、齊讀課文,指導讀準:勿(wù)模樣(mú)塵埃(āi)直徑(jìng)削弱(xuē)散射(sǎn)朝(zhāo)暉(huī)干涸(hé)可惡(wù)惡劣(liè)
5、講解多音字“惡”和“削”:
wù(可惡)xiāo(削皮)
惡è(惡狠狠)削
ě(惡心)xuē(削弱)
三、小組匯報,點撥指導
(一)第一段
1、齊讀分層兩層間是什么關系?(轉折)
2、再讀體會開頭以問句設疑發人深思引發讀者閱讀興趣
(二)第二段
1、指名讀劃出文中寫灰塵小的句子
(灰塵的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已稱得上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了;細小灰塵只有再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2、指出課文使用的說明方法,讓學生體會說明方法的好處,如:
①“直徑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②人眼看到的是龐然大物;高倍顯微鏡才能看見(對比的說明方法)
(三)第三段
指名讀4—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
并體會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作用。
四、拓展思維,明白道理
1、延伸課外,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
2、讓學生在聯系生活的講述中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要學會揚長避短。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 列數字、作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