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xué)實錄
師:寫這首詩是在這件事情之后,長征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那么當時在大渡河上有一座橋,叫做瀘定橋,瀘定橋上有13條鐵鏈,當時敵人在河對岸,不想讓紅軍過去,把橋上的木板都給撤掉了,于是就只留下了鐵索,這鐵索也許接受了水汽,讓人感覺到確實很冰涼,但是當時戰(zhàn)士們要奪下這座橋的時候,要從這座橋上攀過去,要面臨敵人的槍林彈雨,有很多戰(zhàn)士犧牲了,當戰(zhàn)斗結(jié)束、長征結(jié)束的時候,毛主席想到了犧牲的戰(zhàn)友,他覺得那大渡河上的鐵索令人心寒。這樣解釋比較合適。
師:老師有一段當時在毛主席寫《長征》這首詩的片段,其中有一個片段就是在講大渡河上面的鐵索橋是多么的難以攻克。
(播放影片)
師:我們解決了上堂課遺留下來的字,一個是騰,一個是走,一個是寒,另外一些字我們上堂課都說到了,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全詩都說通了呢?大家試試看,你先自己說說看,一會我找同學(xué)來說。
師:找4名同學(xué),一個同學(xué)來說兩句
生1:紅軍不怕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困難,萬水千山之當成小事。
師:很好。
生2:五嶺的山脈彎彎曲曲,就像奔騰的細流,烏蒙山氣勢磅礴,就像滾動的泥丸。
師:好,繼續(xù),最難的兩句
生3:金沙水拍著高聳入云的山崖,大渡河上的鐵索令人心寒。
師:這個暖字你能不能再說說?金沙灘水拍打著高聳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
生:心暖
師:然后大渡河上橫跨的鐵索至今想來令人——
生:心寒
師:最后兩句
生4:走過了岷山的千里冰雪,三軍過后都笑口顏開
師:都笑逐顏開,喜笑顏開也可以。
師:詩我們都說通了。這首詩主要講的是什么事?
生齊:長征
師:讀完這首詩后,你覺得如果用詩中的一個字來評價長征的話,選哪一個字?
生1:難
師:什么難?處處有困難,處處有艱難,那么我們來看看詩中到底寫到了哪些艱難?到書中找一找,是不是都圍繞著長征的難來寫啊,有沒有艱難?艱難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你找到了,和旁邊的同學(xué)交流一下
生1:萬水千山
師:這四個字怎么能體現(xiàn)出長征的難呢?
生2:很多河很多山
師:跨過很多江河,翻過很多大山,是不是一萬條一千座呢?
生:不是
師:古詩中常常用一個手法,叫做——
生:夸張
師:也叫虛指,就是所用的數(shù)字并不是實際的,他只是想說很多。這首詩中還有這樣的用法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
師:你真聰明,千里雪,說明什么?
生:雪很多
師:漫地都是,但并不僅指一千里。同學(xué)們說的很好,第一困難就是要經(jīng)過萬水千山。還有什么困難?
生3:遠征
師:有多遠?
生齊:兩萬五千里
師:兩萬五千里,單位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米”?
生:不是
師:太短了,千米也不是,應(yīng)該是“里”。還有嗎?
生4:不是在路途中的,是有敵人的追殺。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4:他們越過這么多嶺,越過這么多省,越過這么多水,是要轉(zhuǎn)移根據(jù)地,有敵人來追他。
師:看來你了解這段歷史。后邊有追兵不停的在追趕,前面有敵人在不住的堵截,戰(zhàn)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發(fā)生,比如說——
生齊:大渡橋橫鐵索寒
師:比如說瀘定橋的戰(zhàn)斗,其實在金沙江這有沒有戰(zhàn)斗?也有,只不過沒有那么激烈。我們的紅軍在毛主席的指導(dǎo)之下,運用了非常巧妙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這金沙江上渡過去了。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長江水流湍急,落差極大,要想渡河非常不容易,敵人把船全都搶走了,我們就靠僅有的兩條,其中一條還是破的船,把大部隊全都渡過去了。那個同學(xué)說的對,長征的艱難還包括很多的戰(zhàn)斗。還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