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xué)實(shí)錄
生5:五嶺
師:五嶺怎么樣?
生5:五嶺山很連綿不斷
師:你讀一讀這詞,五嶺逶迤
生5:讀
師:再大點(diǎn)聲,可以把聲音再拖長一點(diǎn)
生5:讀
師:連綿不斷的五嶺,要翻過一座山嶺,再翻過一座山嶺。還有什么?
生6:烏蒙
師:烏蒙怎么樣?
生6:氣勢宏大
師:非常的高,翻過去很難。還有嗎?
生:岷山
師:岷山這座山又有不同的困難了——
生:雪
師:到處是茫茫的冰雪,要想翻過去又得承受著寒冷。
這些都是他們的困難。同學(xué)們看,我找到了一段長征的資料。(播放長征路線及其他資料補(bǔ)充)
師:長征用一個字來說明,是——
生:難。
師:你能不能把其中的艱難朗誦出來?
(指讀1人)
師:語調(diào)是很低沉的,恰恰符合了要經(jīng)歷千難萬險。其他同學(xué),你可以把關(guān)鍵詞語再突出一些。
(再指讀1人)
師:長征這樣的艱難,我們看作者毛澤東怕不怕這樣的艱難?
生:不怕
師:這又是從詩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1:五嶺就像翻騰的細(xì)浪
師:翻騰的細(xì)浪什么樣?我畫一畫。水波紋是不是?五嶺什么樣?連綿不絕啊!這些山在紅軍眼中就像什么?
生:小波浪
師:怕不怕?
生:不怕
生2:烏蒙山氣勢宏大,毛澤東把它看成小泥丸。
師:那你能不能讀出來,把烏蒙山的氣勢宏大讀出來,然后走泥丸的時候讀的輕松點(diǎn)
(生讀)
生3:只等閑
師:什么意思?
生3:就是當(dāng)作小事
師:把什么當(dāng)作小事?
生3:把萬水千山當(dāng)成平常小事。
師:平常都有什么小事?
生4:穿衣服啊
生5:吃飯睡覺啊
師:上學(xué)啊,聽我講課啊,那么在毛主席的眼中,打仗、走過萬水千山,就跟這些事是一樣的,多了不起啊,偉人的胸懷。再找找,還有沒有?
生6: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那么湍急的流水拍著高聳入云的山崖,在作者心里都給人歡樂的心情
師:為什么?因為在這里打過——
生:仗
師:什么仗?
生:勝仗
生7:大渡橋橫鐵索寒,鐵索寒說明毛澤東不怕敵人,要過橋
師:雖然至今想來感到心寒,但我們也從這里渡過去了。
曾經(jīng)在太平天國時期有一名將叫做石達(dá)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將軍,他轉(zhuǎn)戰(zhàn)南北,無往而不利,最后就在這大渡河前以身報國了。歷史上的名將都在這打過敗仗,而我們就在橋上沒有木板的情況下,仍然沖過去了,所以說,怕不怕?
生:不怕
師:還有沒有?
生8:更喜岷山千里雪。更欣喜的是岷山有千里的冰雪
師:剛才同學(xué)們說了,那千里雪會把人凍壞的,寒冷啊,而在主席的眼中、心中,卻是令人——
生:高興的
師:我們來看一段他們從雪山走過時的片段(播放錄像)
師:看到了當(dāng)時的景象嗎?這用詩中的句子來形容,是哪一句?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師:我們說詩人寫詩一定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表達(dá)自己的志向。因此有三個字,同學(xué)們記在書上,叫做——詩言志。也就是說他不僅僅在寫事,他不僅僅在寫實(shí),他更重要的是要表達(dá)自己的心情、志向、情懷。那么,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心胸,什么樣的情懷?
生1:闊大的心胸。
師:有多大?我給你四個字,叫做氣吞山河。合不合適?你看看詩中有哪些山?
生:五嶺、烏蒙、金沙、岷山
師:總的來說,就是——
生:萬水千山
師:還可以表達(dá)詩人什么樣的志向?這么難的長征,這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