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七》教學設計2
戰爭年代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遙遠,請抗日老戰士講故事,現身說法,更能激發學生對戰爭的不滿,向往和平的感情。
三、圍繞“祖國的昨天和今天”舉辦展覽
1、整理、提煉自己搜集的資料,制作“手抄報”。
要求:主題鮮明,內容真實。
2、展示作品,同學評議出“最佳設計獎”。
展覽的舉辦,手抄報的制作,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而且更加關注學生獲得收獲的實踐過程,讓學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識、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啟迪。
【教學建議】
1、回顧拓展七是本單元的專題學習的延伸,對課文內容的回顧與課外資料的有機整合讓同學們對中華民族遭受的屈辱、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有感而發,通過寫“讀后感”和“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活動直抒胸臆。努力提升學生閱讀和作文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2、“交流平臺”讓學生自主感知歸納搜集、整理、運用資料的方法,并在平等的氛圍內合作、探究,相互共享。搜集、運用信息能力的提升不應是教師的僵硬的講解,而是通過學生的實踐,與他人的交流,反思,自我習得。
3、積累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并嘗試運用。學習積累語言,就應該創設情境鼓勵其運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4、“展示臺”的設計,體現語文學習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展示作品不僅是為了展示成果,更要關注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獲,學生在實踐、展示的過程中自然會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