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毛主席在花山》
《毛主席在花山》作業
一 我能在帶點漢字正確讀音下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
在行(háng xíng) 盛玉米(chéng shèng) 轉手(zhuǎn zhuàn)
災難(nán nàn) 喝彩(hē hè) 皺眉(zòng zhòu)
二 根據意思寫詞語。
1.仔細地看。 ( )
2.帶著敬意看。( )
3.抬頭看。 ( )
4.低頭看。 ( )
三 照樣子寫句子。
例:這是偉大的奇觀。
這難道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1.我們吃的穿的沒有一樣能離開老百姓。
2.沒有老百姓的支持,我們沒有今天這個局面。
3.你不能把我放在特殊的位置上。
四、課內閱讀。
警衛員說:“報告主席,( )不影響您工作,我和村長商量了,要他請鄉親們到別處碾去了。”毛主席皺了皺眉,把拿起來的香煙又放下了。“這怎么行?”他嚴肅地說,“這會影響群眾吃飯的,不能( )我們在這里工作,就影響群眾的生活。昨天傍晚,我們一起散步,你也看見了,這個村只有兩臺石碾,讓鄉親們集中到一個碾子上碾米,就會耽誤一半的正常吃飯。”
1.“這怎么行”中的“這”指什么?
2.毛主席說“這個村只有兩臺石碾”,他怎么知道的?你讀后明白了什么?
3.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商量——( ) 嚴肅——( )
4.在文中括號內填上合適的詞。
5.聯系課文,寫出你讀選段后的體會。
五、課外閱讀
1966年邢臺發生地震后,周總理親自到邢臺指揮人民抗震救災。
周總理來到一戶農戶農里,一位婦女帶著兩個孩子,丈夫不在家,大地還在震顫,家里很亂。總理關切地向她問寒問暖。女主人很感動,邊說邊給總理倒了碗水。陪同的張醫生一看,碗上還沾著玉米面糊糊。他正想,這碗水讓不讓總理喝,喝了會不會……還沒等他開口,總理瞪了他一眼,就端起了碗把水喝了。
后來,周總理又來到了崗南水庫,工人們像見了親人一樣,歡呼著跑過來同周總理握手。已是吃飯的時候了,有人傳過來一個玉米面貼餅子,遞給了總理。張醫生想,總理同那么多人握了手,沒洗手就吃東西,會不會……還沒等他開口,總理又瞪了他一眼,拿起貼餅子就吃了起來。工人們的心與總理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歡聲笑語融成一片。
當天晚上,總理表揚了張醫生,說:“你今天表現不錯”。意思是沒有對他進行“干預”。周總理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終保持著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在人民心目中,他是敬愛的領袖,又是知心的朋友。他永遠是人民群眾的普通一員。
1.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詞語。
(1)干預:
(
2.“知心朋友”“普通一員”指的是 。
3.作者選取了哪幾件事來表現周總理的崇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