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著想的思想作風。
3、感受本文詳略得當、通過具體事件表現人物品質和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文中具體事例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
2、感受本文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并注意詳寫和略寫。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七律·長征》一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豪情萬丈的詩人毛澤東,《開國大典》讓我們領略了偉人的風采,《青山處處埋忠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平凡又高尚的父親形象。今天我們將和這樣一位偉大的領袖走進人民群眾中間,看看《毛主席在花山》又有什么感人的事跡呢?
板書:毛主席在花山(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文,思考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
三、全班交流
1、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呢?誰來說一說?
明確講了三件事: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邊說邊板書)
2、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課文當中去把三件事認真地讀一讀,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畫出來。
3、剛才大家都讀得很認真,現在再把你畫出的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還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邊簡略地寫一寫。
四、精讀課文,潛心領會
1、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主席的音容笑貌,沒有聽過他鏗鏘有力的聲音,但這篇文章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主席。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細細品位主席的一言一行帶給我們的感動吧。
2.交流:誰來讀讀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 a、毛主席皺了皺眉,把拿起來的香煙又放下。“這怎么行?”他嚴肅地說,“這會影響群眾吃飯的,不能因為我們在這里工作,就影響群眾的生活。”
①你因為什么而感動?
②這怎么行?什么不行?
③誰認為行?理由是什么?
④是啊,他們把主席放在了特殊的位置!
⑤然而主席卻認為不行,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主席的語言、動作、神態上,你也許又有了新的感動?(皺了皺眉、拿起來的香煙又放下、嚴肅)穿插感悟讀
⑥在香煙拿起又放下的一剎那,主席想到了什么?
⑦交流感悟讀
⑧是啊,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①誰還找到了其他的句子?
②出示句子
③體會到什么?
④一位關心群眾的好主席,一個慈祥的長者。讀——
b、“注意抽著煙和群眾說話是不禮貌的。說話態度要誠懇。”主席說。
這是毛主席對警衛員說的話,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毛主席與群眾的情誼,可以體會到毛主席對警衛員的關心和教育。語氣是那樣和藹,態度是那么誠懇!
●①誰還找到了其他的句子?
②出示句子
③體會到什么?
c、主席說:“你想過沒有?我們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反過來講,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擺在特殊位置上了。”
①為什么這樣的句子也能讓你感動!警衛員為難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