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會讀本課的詞語:“碾子、簸箕、俺、吱吱扭扭、一筒、炊事員、沏茶、瓷碗、舀了、笤帚”,并會聯系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2.通過自讀、品讀、悟讀,小組合作交流,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感受毛主席關心熱愛人民群眾的高尚品質。(難點)
3.小組合作交流,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重點)
學法指導:
1、 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學,將課文讀通、讀順,自學生字詞。
2、 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展開學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打上問號,在小組內討論。
知識鏈接:
花山──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以北的一個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領導同志從山西前往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這里住過幾天。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為了召開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勝利召開,討論了中共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問題,提出了黨在勝利后的總任務。文章就講了毛主席在花山村關心群眾碾米、給碾米的群眾送茶水和幫助群眾推碾子三件事,表現了毛主席關心群眾、愛護群眾、處處為群眾著想的崇高思想品質。
課前積累:
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
1、通過人物的肖像寫人。2、通過人物的語言寫人。3、通過人物的行動寫人。4、通過人物的心理寫人。5、通過人物的活動環境寫人。6、通過細節描寫、側面描寫寫人。
自主學習:
我 一、我會用心地把課文讀2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
二、我要把課文中的生字詞圈出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我還想把這些好詞抄寫兩遍,并會用上其中的一兩個造句。
三、通過預習,我會用自己的話簡練地概括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