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生:整個草原有動有靜,更有生氣了,有活力了。
師:很好。上邊這六句話寫了草原的特色,給我們的印象很鮮明,使我們這些沒到過草原的人,讀過之后也猶如身臨其境了。現在,我來引讀一下:這次,“我”看到了什么那里的天怎樣“我”有怎樣的感受在天底下又怎樣草原的平地和四面的小丘又怎樣羊群的情況呢線條柔美的小丘呢
(學生隨著提示引導,依次讀課文有關語句)
師:根據課文對草原的描述,大家在本子上畫一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指名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大家看這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得怎樣
生:羊群、小丘都畫上了,但小丘畫得不好。他把小丘畫成連綿起伏的大山了,叫人看了,失去了書上那種“輕輕流入云際”的味道。
生:書上說天空是那么明朗,他卻畫上了幾朵白云。當然,晴朗的天空也會有白云,既然書上說是“那么明朗”,就應該是沒有一絲云。什么東西也不畫,才能使人感到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師:講得很有道理。同桌互換過來,評點評點,提提意見,看看畫面是不是符合課文原意。(互換看完)現在大家閉上眼睛,聽我再慢慢地讀一讀這幾句話,你們可邊聽邊想象草原的美麗景象。(老師讀,學生聽)
師:你們再琢磨一下,用怎樣的語調就能讀出草原的美麗。自己試著讀幾遍。(學生朗讀)
師:在這么優美的環境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呢(要求學生讀第七句)“驚嘆”是什么意思(板書:驚嘆)
生:就是吃驚感嘆。當時作者置身于美麗的大草原之中,一定發出這樣的感嘆:“啊,真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美麗的地方!”
師:為什么說又叫人感到舒服呢(板書:舒服)
生:我想,一方面這地方美麗,使人忘掉了疲勞和愁苦;另一方面,這兒天高地闊,一切又都那么自然、舒展、寧靜,所以叫人從心理上感到舒服。
師:好。“久立四望”和“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這又說明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生:“久立四望”說明作者被草原的美麗所陶醉,看不夠;“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說明作者非常贊美草原的美麗。
師:說得很好。再講一講“奇麗”這個詞的意思。
生:“奇麗”就是非常美麗。
生:我看應講成奇妙美麗。因為在作者看來,草原這地方有些希奇巧妙,所以他自然就會產生寫一首奇妙美麗的小詩來贊美它的念頭。
師:你們鉆研得很好。我覺得,你們這兩種講法都可取。再想一想,在這句話中“驚嘆”和“舒服”、“久立四望”和“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它們之間用什么關聯詞語連接(板書:驚嘆、舒服、久立四望、低吟)
生:“驚嘆”和“舒服”也好,“久立四望”和“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也好,它們好像不分大小,好像是兄弟姐妹。
師:再從它們在句中的作用說一說。
生:我看它們在句中起的作用相同,只是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作者的感受。
師:說得很好。它們之間誰也不修飾限制誰,誰也不受誰限制修飾,這種關系就叫并列關系。也就是剛才同學們說的兄弟姐妹關系。“既……又”就是它們之間的關聯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