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學設計1
4、互動交流,匯報學習收獲,相信進行朗讀指導:
重點指導:
⑴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朝我們飛過來。
⑵ 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設計思路:此時學生學習情緒被調動,學生情緒完全高漲,達到一種不吐不快的境界是最值得鼓勵的,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這種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化為有感表的朗讀,因此采取競賽朗讀的方式,鼓勵學生不同的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讀法。體現(xiàn)了學生由會讀書到讀好書的閱讀過程。)
5、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盛情款待,盡情聯(lián)歡,讓主客忘了時間,忘了已夕陽西下,他們誰也不肯走,誰也不原走,這時,老舍先生不由的低吟了一句詩(出示)。
⑴ 齊讀:
蒙漢情得何忍別,天涯青草活斜陽。
⑵ 學生作畫(蒙古包,蒙漢人民)完成板畫。問:
想像一下,夕陽西下,依依惜別,他們會說些什么?
⑶ 板書:
是啊,這一幅夕陽話別的場景,反映出了濃濃的深厚的民族團結,親如一家的情意。
(設計思路:朗讀想像以及板畫的完成,掀起課堂的又一個高潮,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四、暢談收獲,布置作業(yè),延伸課堂教學
1、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可以作詩,可以歌唱,可以寫學習本課后的體會,可以是《草原》寫作論壇。
(設計思路:一課一得,也不可以是一課多得,讓學生回顧整理,學生會有一種課后成就感,也助于他們學習的再提高。)
2、布置自選作業(yè):
⑴ 學習草原的寫法,寫一處景物。
⑵ 以《老舍先生,我想對您說》寫一篇讀后感。
⑶ 利用查到的資料開一個《走進草原》的主題隊會。
(設計思路:自選作業(yè)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了作業(yè)內涵,正所謂:課后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3、配樂《草原夜色美》,出示老舍像。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在這優(yōu)美的牧歌中,感謝草原,感謝親如一家的民族情,激發(fā)了老舍先生的寫作激qing。這位語言大師,用他樸實、真摯的語言帶給我們一篇情真意濃的優(yōu)美散文。老舍先生一生創(chuàng)作過許多作品,有很多被拍成電影和話劇,希望同學們課后更廣泛地去閱讀他的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