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學設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音。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繼續自由讀課文,要求一定要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朗讀(或開火車讀),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學生依據讀得正確流利的標準自評,互評)
4.默讀全文,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桌交流。
5.指名說。
生: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熱情好客的蒙族人民。
生:課文主要講了草原的迷人景色和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點評:讀準每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整體把握和深刻理解課文的基礎。]
(三)理清文章脈絡,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1.默讀課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畫出有關語句。
(初見草原――接近陳巴爾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蒙古包外)
2.同桌或小組交流。
3.反饋層次劃分的情況。
4.自由讀課文,想想,在這五個地方,作者各寫了什么呢?給每段加個小標題。
(草原美景、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5.教師作必要指導。
[點評:小標題不同于段落大意,因學生這方面的練習較少,教師有必要作相關指導。]
6.四人小組交流,互評。
7.反饋。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草原靜態美。
(1)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老舍筆下的草原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又有什么感受?
(2)同桌或前后同學交流。
(3)全班反饋討論。
師:哪位同學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呢?
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草原美得像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
生:我感受到了草原的色彩特別美。
師:你的感受很好,作者描寫草原色彩,突出了哪種顏色?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課文,找出描寫草原色彩的句子好好讀一讀,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突出描寫草原色彩的。(學生認真讀課文,自由交流)指名朗讀描寫草原色彩的句子。
師:大家一起說,作者用哪個字突出了草原的色彩,為什么?
生:(齊答)綠色,因為草是綠色的,寫草原的顏色就要突出一個“綠”字。
生: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丘比作了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