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
1、體現鮮明的“指導——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背景下“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是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為核心。教學活動開始前預備活動中,我就給學生提出自學“三維目標”:把握主要內容、讀出作者情感、提出個人見解。學生圍繞這個目標自讀課文,查找作者生平資料,閱讀《呼蘭河傳》描寫童年生活部分的相關文章,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等。我在課前了解到學生已經擁有的閱讀經驗和個人感悟,在正式開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就能表現出更強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我事先收集學生質疑的問題,從中挑選出與我預設的教學重、難點不謀而合的“精品”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力解決,自主獲得感悟,這樣的課堂像課文內容所表現出來的一樣,學生充滿了學習的自由與快樂。
(二)評點
本課教學平實、自然、有效、扎實。執教者力圖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為核心。教師了解學生自主讀書這過程中的收獲與存疑,圍繞有質量的質疑設計并展開教學環節。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結合課前提示,充分自主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并巧妙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語言內化遷移,“讀寫結合”使本節課濃濃的語文味兒彌散開去。教師在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方面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大亮點。本節課的教學特點體現了“針對性”、“合作性”、“生成性”、“探究性”,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如“獨立性”、“能動性”、“超前性”也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