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③、一、二自然段講的是事情的起因,具體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春秋末期、楚國境內、楚王和晏子)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仗著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反駁的呢?課文的3—5自然段向我們詳細講述了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的故事,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故事。
①、同桌之間(一個扮演晏子一個讀旁白)互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在文中畫出晏子應對的語句。
②、指名回答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么應對的?
③、出示晏子的話,指名讀;晏子的這句話有什么隱藏的含義嗎?誰找出來了?
④、師:也就是說晏子鉆狗洞的前提是——楚王承認楚國是狗國,楚王是狗王。晏子的意思是說,你們這兒分明是個狗洞,我訪問狗國才鉆狗洞,我要是從這里進去,你們楚國就是個狗國。可是,晏子為什么不這樣說呢?
生:晏子是齊國的使者,表面上還要尊重楚國;晏子不能剛到楚國就激怒楚王,那就進不了楚國了……
師:晏子與楚王第一回合的較量結果是怎樣的呢?你們覺得晏子的口才怎樣?有誰想來讀讀這段話?
3、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晏子使楚》這篇課文講述了晏子在出使楚國的過程中,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的故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故事,誰來回憶一下還沒見面時,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么應對的?
二、細讀課文,思考領悟。
1、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堂堂的一國之君楚王還沒有和晏子見面,就已經敗下陣來,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①、晏子見了楚王,楚王又想了什么辦法來侮辱他?
②、從“楚王見到了晏子,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從這句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③、這里的“人”指的是?(指的是能人/人才/儀表堂堂的人)
你能模仿楚王當時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嗎?(讀出不屑的語氣)
④、楚王侮辱齊國沒人才,晏子是怎樣回答的? 齊讀這幾句話,指名回答你讀懂了什么?
⑤、你能用三個成語來概括一下形容人多的幾個句子嗎?
晏子夸耀齊國的都城人口眾多,巧妙地轉換了概念,把楚王說的“能人,人才”換成了普通老百姓,借機贊揚了齊國。
⑥、出示晏子的話:“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說謊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指名回答晏子為什么要先說這句話。(這樣其實是設了個陷阱,為下面間接貶低楚國做鋪墊。這樣楚王就沒理由治晏子的不敬之罪了。)
⑦、那他又是怎樣解釋齊國派自己出使楚國的原因的呢?晏子的言外之意是要說什么?
⑧、面對晏子的應對,楚王只好怎么樣啊?
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啊,一張巧嘴就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一起欣賞、體會一下晏子的聰明才智。(一、二組讀楚王,三、四組讀晏子)
2、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課文講了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第三斗是怎么樣的呢?請你們快速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在宴席上楚王是怎樣取笑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取笑楚王的?(指名回答)
①、指名回答上述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