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一、談話導入師:今天我們要學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古文,說說古文與現代文有2什么區別?
生:古文比較簡潔。
生:古文的意思很難理解。
師:古文一般都有深刻的含義,讀起來停頓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到對它的理解。
二、疏通課文
師:今天我們學的古文叫《楊氏之子》(板書課題)
誰能來試讀一下,看能把課文讀通,讀順嗎?
(生紛紛舉手,師指一生讀。發現有幾處停頓不恰當,又指一生讀,效果仍不理想,師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課圖是一個 地方,要連在一起。
(指導學生斷句,反復示范難讀部分。)
師:下面再請一位同學大聲讀一讀。
(聲讀完后,師范讀,一邊讀,一邊加動作幫助理解。
師:能把古文說成現代的話嗎?比如:梁國楊氏子九歲!罢l知道?”
生:梁國有個小孩九歲,他姓楊。
師:還有人想說嗎?
生:梁國有個人姓楊,他的兒子九歲了,非常聰明。
師:你也很聰明,梁國有戶人家姓楊,他有個兒子,九歲了,很聰明!@個小孩他姓什么?
生:(齊)楊——
師:這個姓——楊的小孩,特別聰明。“惠”就是“慧”,(板書“慧”)
接著往下說,“孔君平詣其文,文不在,乃呼兒出!闭f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生:這句話是說: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叫他兒子出來。
師:“乃”就是“就”。再往下說!盀闆]果,果有楊梅”。什么意思?
生:那個孩子給他端上來一盤水果。
師:這水果有什么?
生:有楊梅
師:你看楊梅的“楊”字怎么寫?和小孩的姓氏怎么樣?
生:一樣
師:孔君平故意將“楊梅”與“姓楊”聯系在一起,開玩笑地說:“此是君家果!边@句話什么意思?
生:孔君平說楊梅是你們家的果子嗎?
師:明白了嗎?孔君平說楊梅姓楊,你也姓楊,楊梅是你們家的果子嘍?小孩有什么反應?
生:(齊)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先來說說“禽”。
生:禽是家里養的動物。
師:這里的“禽”是不是家禽,是指鳥。飛禽走獸就是這個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
生: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家的鳥。
師:“未聞”是什么意思?
生:沒有聽說過
師: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后,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吧,大聲地讀。
(生齊讀)
[反思]:這是《楊氏之子》的第一課時,重在朗讀,要讀準、讀通、讀懂,在學生不懂的地方適時指導,幫助學生理解!白x書百遍,其義自現!惫盼亩绦。阌诜磸屠首x,邊讀邊體會,在讀中去發現問題,后用讀去解決問題,讓學生不斷有驚喜,不斷有收獲,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滿足,不斷探究的樂趣。讓整個課堂在朗讀中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