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積累本課15個詞語,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1.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讀后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暢談初讀后的感受,學生會談到會被班長為革命,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感動。這樣能及時釋放學生心中的感動,又能根據學情來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精讀品析,體會情感
1、 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著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為什么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布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a.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么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征?
(“滿臉的皺紋”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為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b.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2)“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說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
(1)學習“硬咽草根魚骨頭”片段
a.指名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硬咽”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b.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2)學習“夜里釣魚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讀,讀后議論:為什么這個片段令人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3)學習“耐心勸導小梁”片斷
“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么向黨匯報?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a.說出內心感受,為什么讓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