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練習朗讀。怎樣讀出這種緊張的心情和氣氛呢?
在這迫在眉睫、十萬火急的時刻,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只有10歲杰奎琳心想:(出示: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生命的結束)于是,她勇敢地站了起來。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嬌聲”、“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這些詞語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會找到答案了。)(恭維的話很多人都會感到很受用,又是這么一個可愛禮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點不過份的小要求,讓人實在無法拒絕,從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機,可以感受到她的聰明、機智、善于觀察)
三、升華中心,總結全文:
1、回顧全文: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后回答)
生:(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
師:有不同的觀點嗎?
(學生開始沉思)
生:我認為杰克也有功勞。
生:還有母親呢。
師:現在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杰克、母親也功不可沒。同學們,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占有充分的根據。能從課文中找出根據嗎?
生1:我認為最后的成功應該是全家人的貢獻。你想,兒子杰克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樣“從容”,不就會引起敵人的懷疑嗎?
生2:還有媽媽呢。她也是表現得那樣鎮定,一開始是“輕輕”把蠟燭吹滅。
生3:還有,一開始媽媽從廚房取出了一盞油燈,這樣,后面小女兒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蠟燭。
生4:我覺得還有一點不可忽視。課文最后說小女兒正當“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多危險呀!那么是誰贏得了這一點時間呢?是媽媽。她在一開始就試圖用油燈替換蠟燭,輕輕吹熄了蠟燭。
師:大家前后聯系起來思考,非常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想得更遠一點。
生:兩個孩子都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靜呢?我想,那是在母親長期的影響形成的。伯諾德夫人應該知道傳遞秘密情報這項工作很有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讓自己的孩子也參加了這項危險的工作,可以看出她不但熱愛自己的祖國,不怕犧牲,還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她一樣,這一點很了不起。
生:再說,把情報藏在蠟燭里這個絕妙的主意本來就是母親想出來的。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最后杰奎琳的靈活應變,后果不還是不堪設想嗎?能不能有一個恰當的說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做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了關鍵作用。
生:情報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寫頒獎詞: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在他們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而又緊張激烈的戰斗,最終憑借他們的機智勇敢取得了勝利。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板書:機智勇敢、熱愛祖國)二戰結束以后,為了表彰伯諾德夫人一家,法國政府決定為他們一家三口每人頒發一枚自由榮譽勛章。在頒發勛章時,要宣讀頒獎詞,你覺得頒獎詞上會怎么寫呢?(學生練習寫頒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