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說課稿
3.以讀代講法
這篇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中朝人民那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感情,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才能加深理解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這也是適應大綱中講的:加強讀的訓練是當前語文科教學最重要的一種訓練。
三、說學法
教育界有句老話說:“給學生一桶水不如指引給學生一條尋找清泉的路”,因此本課教學中我加強對學生學法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以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學法。
l.觀察法
課文中講的是志愿軍跟大娘、小金花、大嫂三個人話別,實際上志愿軍是跟全體朝鮮人民話別的,她們三個各代表朝鮮的老人、孩子、中年人。在理解時,教師出示ppt課件中的課文標圖,指導學生觀察,讓他們從直觀上認識、理解。
2.遷移法在學習2--3自然段時,指導學生運用從一自然段學到的學習方法。
3、同伴互助法
在教學生字詞音形時,可由學生相互提醒容易讀錯的字音和難記的字形,互相學習識記方法。
3.讀悟法
“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難理解的問題。只有讓他們多讀課文,從讀到悟,通過悟讀出感情,加深理解。這樣才能正確地領悟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4、比較法
課文前三個自然段都用一個祈使句開頭,結尾都用了一個反問句,這是本篇課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把祈使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后,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較,掌握這些特殊句式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從而突破難點。
(五)教學準備:
1、課前我安排學生收集閱讀抗美援朝戰爭中諸如邱少云、黃繼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故事
2、ppt課件(分別場面圖及重點句段幻燈片)、火車汽笛聲錄
三、說課堂設計思路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是情感的課堂,構建開放的課堂格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好課文,使其在“感動”中感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在感動中體會重點旅順句及反問句等一些特殊句式對表達情感的作用,達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前后聯系,整體感知。文道統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通過情與理起到育人作用。文章的情與理是交融的,《再見了,親人》第二部分的“情”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理”之上的,找準文章情與理的切合點是學好這篇文章的關鍵。
五、說教學過程
我準備采用兩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1.多形式讀文,了解課文大意,掃清生字詞障礙;2.學習課文1--3自然段,完成課后練習1、2、3題,并口頭用“暫時”“雪中送炭”造句。第二課時:l.學習課文4--6自然段,完成課后第4題;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課文,歸納文章中心思想。3、聽寫詞語;指導背誦;。
(一)揭題激發興趣
何為親人?為什么自愿軍會稱朝鮮人民為親人?
(二)播放火車汽笛聲錄音,出示離別畫面,創設分別情景,感悟離愁別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