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相關資料
【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滿懷深情地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怕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以魚鉤為線索,表現了紅軍戰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課文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意義深刻。“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娓娓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為了使學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教育,二是為了進一步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學的難點是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當“我”知道魚的來之不易,以及老班長把僅有的一點兒東西都給三個病號吃,自己卻硬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我”的內心極為沉重。“我”實在不忍心喝下這少之又少的魚湯,實在不愿意看著老班長忍饑挨餓,也實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長的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覺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②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這是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揭示了課文的主題。“我”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不僅表達了“我”永遠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也是為了留下這個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學習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它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著老班長關心同志、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③我不信,等他收拾玩碗筷走了,就悄悄的跟著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著眉頭硬咽下去。
從“皺緊”、“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難以下咽。可是老班長卻自己吃魚骨頭充饑,表現了老班長讓戰友吃魚的這種舍己為人的品質。
④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
表現老班長硬咽魚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這種場景是內心的難受程度。朗誦時,喊得話語速宜快,“怎么”后戛然而止,氣存不送,給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等待”。切忌延長。
(2)對詞語的理解。
支吾:說話含混躲閃;用含混的話語搪塞。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魚餌:釣魚用的食物。
收斂:(笑容、光線等)減弱或消失,本課是指老班長的笑容消失。
宿營地:軍隊在行軍或戰斗后住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