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三、解疑釋惑,發展思維
1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師:現在想想初學課文時有的同學提出:為什么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經過學習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在長征過草地途中,老班長用魚鉤釣魚給病號吃,魚鉤記錄著老紅軍戰士的英雄業績。
生:老班長雖然犧牲了,但魚鉤卻留下來,從“長滿紅銹的魚鉤上”,我們可以看到老班長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一心為同志,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永放光芒。
生:魚鉤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師:“我”為什么小心地把珍貴的魚鉤保存起來?
生:“我”要用魚鉤教育后代,學習老前輩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
生: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表現了“我”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
師:(課件展示老班長的光輝形象)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馬背上的小紅軍,陷入泥塘的老同志,耗盡最后心血的老班長,他們都是黨培養的好戰士,為了北上抗日,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無聲無息地長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我們要像他們一樣永遠聽黨的話,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當好“共產主義接班人,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總評:我在教學《金色的魚鉤》過程中,要求學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進行朗讀,并談談為什么要這樣讀。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不時發表自己的意見。當讀到“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時,教師說:“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傷員走出草地,自己啃魚骨頭,直到眼睛看不見了,還摸索著為傷員挖野菜,為了傷員他快耗盡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傷員,面對奄奄一息的老班長,會有怎樣的感受?讓我也試讀一次吧!”教師哽咽著聲音讀:“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教室里格外沉靜,只見有的學生在擦腮邊的淚水。
這時,教師接著說:“老班長的手垂了下來,他耗盡了生命的全部,眼看著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動了,也不能照顧我們了。此時,你該用怎樣的感情呼喚他呢?”學生個個情不自禁:“老班長──老班長──”呼叫聲悲痛欲絕,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蕩。“老班長!老班長!老班長──”呼叫聲哽咽悲愴,催人淚下。“你為什么多叫一聲老班長呢?”教師追問。“我希望我的喊聲能喚回老班長,只有這樣讀,才能表達對老班長無限感激與敬佩之情。”教師提議,全班同學起立,深情地為老班長默哀。
深情發自每個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動著課堂里的每一個人。抓住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讀好,加深感悟,教學效果已經一目了然。由此,筆者感到,文質兼美、情感豐富的文章,不僅要多讀,而且要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這堂課成功做法有三:
第一,問題設計的針對性強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在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撇開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動情的文字指導表情朗讀。整堂課教師只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自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把感受最深的片斷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感動:
這兩個問題給了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最大空間,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來表達。這樣,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表達,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