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力量
蘇珊說:“很多郵件寫得非常感人,我給瑞恩讀,自己直掉眼淚。”
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個小女孩兒,聽了瑞恩的故事后,給他們寫了一封信,寄來了17美元:我為瑞恩感動。我也想去幫助別人。我把自己的頭發賣掉了。但愿這些有用。
一個叫珍妮絲的18歲女孩兒放棄了去聽后街男孩的演唱會。而她已為此攢了7年錢。
“但我突然發現,那多么無聊啊!我準備把這些錢捐給那些缺水的人們。今天晚上洗碗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們太幸運了,以為所有的事都是想當然的。你使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
從事護理工作的斯蒂文說:“你重新為人們樹立了希望。它就像從山上扔下的小雪球,正在變得越來越大……雖然我已經捐助了3個非洲兒童,并且每月從工資里拿出10%送給慈善機構,但你讓我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謝謝你,瑞恩,你提醒了我們為什么要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不是為了消費和購買那些我們并不需要的東西,而是要去愛和幫助他人。”
一位40歲的男子說:“我幾乎忘記了自己還能做些什么。我聽到太多的人對我說:別做夢了;你不能那么做。現在我知道,那不是真的。謝謝你,瑞恩。”
“我是一個機車工程師。6年后我就要退休了,但我的身體還很好。”美國的理查德寫道:“我有技術證書,我的雙手還可以工作,我還會修鉆頭。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志愿鉆井工人,或者搬運工,別忘了告訴我。”
一個署名為“普通美國人”的信寫道:“你向我證明了不應該對下一代人失去信心。享受和貪欲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猖獗。我每個月都會省下些錢和時間去幫助不幸的人。你的基金會是我這個月的捐助對象。并且,我會把你列入每年的捐助名單。只要你一直堅持下去,我就會一直支持你。”
“這些信給了我們力量。”蘇珊說。“大部分捐款只有很小的數目。孩子們出去撿廢品,大人們從自己的薪水里拿出一點,是這些熱情在感染和支持著我們。”
瑞恩在一旁說:“一個美國小女孩兒只寄給我們5分錢;臺北的一對姐妹寄給我2001美元。可我覺得,對那個小女孩兒來說,5分錢可能是她的全部,所以她們都幫了很大忙。”
最初,瑞恩執意要給每個捐助者回一封感謝信,哪怕對只捐5分錢的人。信寫好,由弟弟基根負責裝進信封,貼上郵票。
“我的手都寫酸了。”瑞恩抖著自己的雙手。捐款越來越多,蘇珊才決定把感謝信打印出來,由瑞恩填上捐助者的名字。
不久前,瑞恩接到了一位中國大學生的信:聽說你的故事后,我非常感動,希望能為你做些什么。
蘇珊回信道:我們網站有英文、法文和日文版本,如果你愿意,可以幫我們把首頁翻譯成中文。過了一段時間,蘇珊收到了回信。
“我激動極了。”她說:“本來我們只是想讓他幫忙翻譯首頁,可是他的郵件一頁又一頁,有幾十頁那么長,”蘇珊瞪著眼睛比劃:“你相信嗎?他把所有網站內容都翻譯了!”
這位大學生是沈陽大學的楊松。他給我的回信寫道:瑞恩在6歲時,就為我們這個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作為一名21歲的大學生,我深感慚愧―――我又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么呢?我當時對自己說,我也應該為這個世界做點兒事兒了!”
“你覺得誰對你的幫助最大?”我問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