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說課稿
2、理清脈絡,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在學生頭腦里留下一個清晰的故事梗概,也為復述課外埋下鋪墊。
四、合作探究,挖掘內涵
課文的層次理清后,就要著重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深一層的內涵了,這個環節,我擬用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討完成,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在本文中提綱挈領的問題。
1、周瑜為什么讓諸葛亮造十萬支箭?
2、諸葛亮為什么會輕松的答應周瑜的要求,并自愿下軍令狀?
3、諸葛亮是怎樣借箭成功的?
4、從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充分地讀,充分地想,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拘一格地進行觀點闡述、補充、辯解、甚至是辯論,在這個環節中,老師要全力當好學生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適時的點撥,適機的補充,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尤其是對第三、四題更要挖掘好課文中藏而不露的內容。
五、復述課文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復述課文則是學生學習課文的一個小結,更是一個拓展。在復述課文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補充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評論。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復述,如講個故事和同學合作來演一演這個故事等。
六、課后延伸
學習課文后,學生對古典文學可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課后自己閱讀一些名著,在晨會課或班會課時開設一個故事會或讀書會,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激勵他們的閱讀行為。
【板書設計】
19、草船借箭
諸葛亮:欣然接受
下軍令狀
做好準備神機妙算
霧里借箭
如數交付
周瑜:“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忌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