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設計
學生匯報。媒體相機出示:
比較句子: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圍著他像猴似的蹦來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風。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像猴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師:這兩個句子在表現嘎子機敏,富有心計的性格特點上,哪句更好,為什么?作者這又是抓住嘎子的什么描寫的?
師導:假如你是嘎子,你心里怎么想?
學生發言,板書:心理描寫
指導朗讀這句話。
3、師:于是一場摔跤大戰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激動人心的現場。
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解說,可自由發揮;一人當導演,要根據作者的描寫指導動作;另兩個人表演。導演要根據作者的描寫指導動作。
小組上臺表演。 板書:動作描寫
要求標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詞,齊讀全文,整體感知。
(四)歸納寫法
師: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筆為大家塑造了兩個個性鮮明、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你認為作者為什么會寫得這么形象呢?
根據板書歸納總結: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動作描寫
(五)拓展練筆:
媒體播放視頻《嘎子賣瓜》的片段。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動作、心理活動及語言,快速寫下來。
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 寫作方法:
嘎子 和 胖墩兒 語言描寫
比賽摔跤 心理描寫
機靈、有心計 沉穩、老實 動作描寫
教學反思
由于本課只是一個人物片段的描寫,內容短小,要求一課時完成。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讀通順、流利的基礎上,以“你從文中哪些詞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說說理由”這一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同時又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能夠獨立學習、思考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又體現出老師的主導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時自然水到渠成的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整個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層層迭生,尤其是拓展練筆的設計,體現了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