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旅行隊》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還注意到散文詩內容上的跳躍性的特點,這給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是比較多的,我充分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體會思考,如:《標本》這組詩中的“我們的記憶”就像“一只大得無邊的箱子”,應該記住哪些?不應讓哪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這個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學生說既然是。我們的記憶”就像“一只大得無邊的箱子”,就無謂對有用與無用的東西進行取舍,有學生有針對性地作答:我們的記憶就像電腦一樣,電腦中還有垃圾回收站,為的是減去那些無用的信息,不讓它占用空間,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我們人腦更應如此,這樣我們的思維才會更清晰,才會有明確的是非辨別能力。
再者,本文篇幅較長,但每首詩結構相似,中心主題相同,因而我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重點學習,然后讓學生總結出學習方法: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容,標出不懂的問題。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讀。貫徹“授學生以漁”的教學理念,達到讓學生能自主性地去感悟其它幾組內容,在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少年旅行隊》反思
《少年旅行隊》是一組散文詩,它由《出發》、《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詩組成。這六首散文詩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系。它們短小精巧,富含詩意哲理,把紛繁的事物經過高度濃縮,使之呈現出簡潔美,給人以啟迪,令人從中品味出詩意。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想象生活,感懷生活,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產生共鳴。 有人說“散文詩是永不褪色的藝術,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兒童純凈的感情和多彩的內心世界。”這組散文組詩,每首詩結構相似,讀來瑯瑯上口。所以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去體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涵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學生同時也體會出了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情感。課要結束時,同學們擬訂了暑假打算:有的同學決定參加少年軍校的艱苦培訓,有的同學決定利用暑假去利川騰龍洞探秘,還有的決定參加暑期夏令營活動……我想他們已 經把課文理解透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