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如丹》教學設計
師:讀到這里,你明白為什么取名為“秋之生命”了嗎?
生:是莉貝卡的出現觸動了作者,讓作者想到了楓樹的生命過程,感受到了它頑強而又長久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才是最豐富的、最有韻味的,所以取名為 “秋之生命”。(板書:豐富)
師:正如我們去香山旅行,滿山的楓葉,自然讓我們心曠神怡,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流水般的游人,這鳴聲上下的小鳥,才讓人們感到不再寂寞了。最后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三、回扣課題,升華情感。
師:正是老人袁鷹看到了金色陽光下,火紅楓樹前快樂并富有生命活力的莉貝卡,想到楓樹經歷了春的萌動,夏的成長,風霜的洗禮,有了深秋的美景。楓樹如此,大自然如此,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課件11:大屏幕出示以下兩段話:天地萬物,人間萬事,無一不貫穿這個共同的過程。而且,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楓葉如丹,顯示著長久的生命力。“霜葉紅于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自己讀讀這兩段話。(生讀)
師:(“丹”字變紅)你對丹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生:“丹”代表了成熟。(板書:成熟)
生:“丹”代表了豐富多彩的生命。
生:“丹”是真正的美。
生:“丹”字使我感到了自信。
師:(握著學生的手)了不起,孩子!老師希望自信伴隨你一生!
生:“丹”字讓我感受到了楓樹經歷了風霜的考驗變得更美了;而人經歷了挫折以后變得更成熟,更美。這時的美,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師:帶著你們的認識再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楓葉如丹,生命如丹。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課件12:《真心英雄》音樂起)(生再讀課題)
師:不經歷挫折,怎能變成熟!(生第三次讀課題,感情到達高潮。)
師:孩子們,這節課上到這里,對于你們的精彩表現,對于你們給老師帶來的感動,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人生是需要過程的,只要你經受過了挫折的考驗,和歲月的洗禮,你的生命中必然會有丹的出現!
四、課堂練習: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摘抄積累。
板書設計:
楓葉如丹 成熟
缺少?
秋之生命? 豐富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