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樓蘭之死》有感
讀《樓蘭之死》有感
150030 黑龍江省哈爾濱德強雙語小學五年四班:陸陽
讀了《樓蘭之死》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樓蘭這座古城“死”了,它旁邊碧波蕩漾的羅布泊也干涸了。往日的繁華與綠色也一同消亡,在那里,如果肆虐的風沙暫時停息,那里就籠罩著一片死的寧靜。
樓蘭死了,是因為地表生長的綠色植被被破壞了。當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壞時,土壤在直接的風吹日曬下,越來越松,成了細沙,風吹著沙子移動,所以樓蘭就被沙漠吞沒了……
讀過這篇文章之后,我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人類如果再這樣破壞環境,那么只能最終走向滅亡。
每當春季出現揚沙天氣時,風沙無情地吹打著我們,我們只好緊閉門窗躲在教室里,不能出去活動,這時,我們都會詛咒這鬼天氣。每當這時候,我就會試想,如果將來到處是沙漠,沒有一滴水,沒有一片綠州。到那時候,人們就只能一起呼喚水的到來,體驗瀕臨死亡的恐懼。
我不能讓種悲劇再上演,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環境,愛護綠色,讓市郊充滿綠色。樓蘭消失了,我們不能再讓任何一座城市成為下一個樓蘭。
簡評:讀后感是讀與感的綜合統一。本文的小作者能夠在熟讀原文的基礎上,仔細分析樓蘭之死的原因,并能結合生活的實際談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高談闊論。寫讀后感最關鍵的是切忌空談,缺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樣的讀后感只能說是空洞無物,只喊口號沒有行動。讀后感不僅讓自己感動,就是別人讀了你寫的文章之后依然有同感,這樣的讀后感才達到了寫作目的。
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作者:尹雙歡
我學習了《樓蘭之死》這篇文章后,想到了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樓蘭原來是一個很美的城市,但是現在的樓蘭城已被沙漠覆蓋了,變成了一片廢墟。這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由于人們大量的砍伐樹木,破壞環境,讓風沙有了機會吹入樓蘭城,才害死了樓蘭城。以前,在樓蘭城的旁邊,還有一個很美的湖——羅布泊。那兒,水草豐盛,魚蝦成群,但是現在同樣干枯了,變成了一片沙海,消失在人跡罕至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了。
人們不斷砍伐樹木,破壞生態平衡會讓水土流失,會讓沙漠擴大的速度加快。現在,就連我們的首都北京都受到風沙的威脅,一到春天,只要出現揚沙天氣,就會讓人們連門都不趕出,連窗戶都不敢開。
人們如果再不保護環境,北京遲早會成為第二個死了的樓蘭城。這樣,不止樓蘭城會死亡,就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你們想這樣嗎?想讓我們居住的地球滅亡嗎?請大家別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業中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