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父母良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題目怎么樣?讀了課文,你們的疑問都可以得到解答。實話實說,你們更喜歡哪一種評價?相信同學們讀了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寫的這篇文章后,對這兩種評價會有新的認識。
二、學生匯報自瀆收獲
1、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請翻開書再看看,想想,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2、我們布置了一個預習任務,勾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在旁邊加上批注。再看看自己勾畫的語句和批注,再找找,文中還有沒有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等會兒向大家匯報。
3、愿意講講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嗎?可以是一句話,幾句話,一段話,也可以是一個詞語。如果你的看法和誰的不一致,還可以站起來爭論。
4、同學們的發言精彩極了,不過有的同學的理解還不夠準確,相信通過進一步閱讀同學們會弄明白的。
三、發現問題,小組探究
1、讀書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下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試著從文中提出幾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
2、發現問題了嗎?請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和同學討論討論。還沒發現問題的同學可以根據課后問題和預習要求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四、鼓勵質疑,全班交流
1、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一定解決了不少問題吧!有沒有通過小組討論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好嗎?
2、學生提問:
學生可能會問以下問題:
⑴ 同一首詩,為什么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
⑵ 父母的這兩種評價對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⑶ 作者為什么會覺得他很幸運?
⑷ 為什么說這兩個極端的評價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⑸ 什么是“兩股風”?
3、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要理解問題首先需要分析問題。同學們的問題都是針對兩種評價提出來的。只要弄清了兩種評價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對孩子產生了什么影響,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我們通過仔細閱讀課文來理解這些問題。
4、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理解:
⑴ 媽媽“精彩極了”的評價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當時對巴迪產生了什么影響?請從書上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
讓學生領會媽媽是在巴迪只有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的情況下說出“精彩極了”的評價的,她為了鼓勵巴迪才這樣說。
⑵ 媽媽這句評價當時對巴迪產生了什么影響?請找出課文寫巴迪既充滿信心又得意洋洋的語句,讀一讀。
讓學生讀出巴迪既得意又充滿信心的語氣。想象巴迪認為爸爸會怎樣評價他。體會媽媽的評價對巴迪產生的作用。
⑶ 爸爸的評價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當時對巴迪產生了什么影響?從課文哪些語句中知道的?
五、你們愿意怎樣讀這些語段
1、出示第5~14自然段:
⑴ 分角色朗讀:
體會爸爸是在認真閱讀了那首詩后,并聽了妻子對兒子的極度夸獎后,說出“糟糕透了”的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