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成吉思汗和鷹》《我們的錯誤》教學案
8、那父親為什么要出手這么狠地打我呢?
(以前作者就是天天遲到,今天因為下雨,竟然不想上學,要逃學了,這些表現(xiàn)讓父親忍無可忍。再來讀這段話,仔細讀,抓住關(guān)鍵的詞,關(guān)鍵的字,甚至是一個標點,去體會,父親為什么會狠狠地打“我”?課件出示:“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居然有勇氣不挪動”)
a、嚇了一跳——說明太晚了,都不象話了。
b、硬著頭皮——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還在找借口。
c、居然沒挪動——知道一個字的命令可怕,還不挪動。
9、當嚇了一跳的媽媽來催時,你提出了不上學的要求,當爸爸瞪著眼,讓你快起時,你還在硬著頭皮為自己找借口,現(xiàn)在你明明知道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還沒挪動。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是呀!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沒什么吧?那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地打“我”呢?
是的,因為“我”的表現(xiàn)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yǎng)成壞習慣,所以才會打“我”,才會這樣狠狠地打“我”,我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老師讀所有寫父母的話,你們讀所有寫“我”的話,用心地讀,一邊讀一邊體會。
10、同學們,正因為父親這么愛“我”,愛得那么深,才會狠地下心,下得去手打“我”啊!可是父親狠狠地打了“我”,又趕到學校來為“我”送東西,這又是為什么呢? (板書:送)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父親給“我”送東西的段落,其他同學想一想,父親給“我”送來了什么?(讀課文15-18)
父親給“我”送夾襖和銅板。送夾襖做什么?送銅板又做什么呢?
生:下過雨怕“我”凍著,沒吃早飯怕“我”餓著,怕“我”疼買藥抹抹。
——父親心系著“我”的饑飽,掛念著“我”的冷暖,父親關(guān)心“我”的身體。
11、是的,同學們說的就是父親的良苦用心那!當父親聽著我痛苦的哭號,看著像只狼狽的小狗那樣的“我”,想起“我”紅腫著鼓起的發(fā)著熱的傷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親,帶著夾襖和銅板來了,帶著他深深地關(guān)愛來了,可見到“我”了,卻什么也沒說,只是默默地看著“我”穿上夾襖,輕輕地給“我”兩個銅板。這就是父愛,無言的父愛,如山的父愛,深沉的父愛。此時此刻,那個剛剛還因為挨了父親的打而委屈、生氣、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我面對著父親,會想些什么呢?此時的“我”最想對父親說什么?
(父親的愛感染了作者,也改變了作者,作者發(fā)生了改變,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
(正是父親的愛使作者意識到不能再懶惰,要嚴格要求自己,勇于面對錯誤,從而改正了錯誤。)
12、其實父愛對小作者的影響何止這些。我們這篇課文是林海音《城南舊事》中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的節(jié)選:
林海音在他70多歲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我七十多歲了,一生經(jīng)歷的事不少,但這件「遲到」的事,對我應(yīng)當是刻骨銘心的,如果爸爸影響了我,我又影響了讀者,該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林海音的作品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找來讀一讀。
《成吉思汗和鷹》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這句話的含義。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鷹每次打翻水杯時成吉思汗心理發(fā)生的變化。
3、能自學生字新詞,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鷹每次打翻水杯時成吉思汗心理發(fā)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