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什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2.認識分號對掌握要點的作用,初步掌握分號的用法。
3.提升不斷探索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一些重大的發明人和相關的發明資料。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他發明了什么
1、師:發明是什么意思?(發明是創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生:答(略)
2、師:你知道哪些發明家發明了哪些事物?
生:答(略)
3、過渡:齊讀課文第一段。
1)、師:有一個人發明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到底發明了什么東西呢?
生:答(略)。師板書:他指惠特尼,發明了生產方法:“標準化”。
2)、再讀課文第一段,說說這個開頭有什么特點?(排列和轉折)
3)、仿寫一個排列和轉折的開頭方法。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械 捍 惠 損 紉
1)、指名讀;齊讀。
2)、組詞并解釋意思。
3)、找形近字、同音字進行比較。
2、默讀課文,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3、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師篩選有價值的問題。(預計出現的問題:什么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么特點?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原來制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三、細讀解疑,理解品悟
(帶著學生提出的以上問題理解課文。)
1、毛瑟槍是誰發明的?
2、師:毛瑟槍不是惠特尼發明的,可惠特尼的發明就和它有關。
3、齊讀第十自然段。“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
師:那么他究竟發明了什么呢?
生:齊讀“惠特尼發明的是一種“方法”——“標準化”:成批生產同一種零件,然后統一組裝成成品……變成批量化生產了!
4、引導討論理解:
1)、什么是標準化?(第十自然段)
2)標準化有什么特點?(第八自然段引導從制造、生產、修理等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區別。)(體會分好的用法、作用、和好處,誰能運用分號寫一個句子?)
3)、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4)、原來制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做法有什么不同?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在小組內讀一讀畫出的句子,交流這兩種做法的不同之處。
5)、經過剛才的比較,你們知道“標準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做法嗎?(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回答。)
6)、這種方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請聯系生活談談。
5、教師小結“標準化”的意義: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快速大量生產,廣泛使用。6、惠特尼的發明和其他發明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導致他與眾不同的成功發明是哪些因素?(學生自己總結:認真觀察、鉆研、不怕挫折等等)對你有什么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