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什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引導學生獨立識字寫字。 2、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3、引導學生認識分號對掌握要點的幫助作用,初步掌握分好地用法。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一些重大的發明人和相關的發明。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出示發明家的名字或者圖片)你們知道這些發明家對人類社會作了哪些重要的貢獻? 明示目標 (教師隨機出示投影)這些發明家的發明為人類的進步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名字被載入史冊,但是有一個人發明的“東西”,卻看不見,摸不著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到底發明了什么東西呢?初始通讀 1、課前我們預習了好幾遍課文了,讓我看看誰預習得最認真,效果最好。 1)指名分段讀文,正音糾錯。(師生評議) 2)交流預習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精彩語段,并簡述積累的理由。 3)交流學習課后生字時找到的形近字,同音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到底發明了什么東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劃出來。 3.學生讀文后質疑。(預計出現的問題:什么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么特點?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原來制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品味精讀 1、本文中的他是指誰?(惠特尼)他發明了什么東西?(不是一件東西,而是一種方法)不是東西,那看不見、摸不著,還算是發明嗎?(生自由說) 2、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劃出句中關聯詞(不只……還……)師:從這個關聯詞,你讀懂了什么?(發明,可以是物品,也可以發明無形的“方法”。)正是這樣,作者才感嘆惠特尼的發明很——(生:奇妙)再讀最后一段,強化認識: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3、除了這段話,文章哪些部分也都在贊揚這個發明的奇妙?(第10-11段) 4、師:除了贊揚發明的奇妙之處,文章還寫了什么?請你列出本文的提綱。(帶著問題,自由默讀課文,編寫提綱) 5、匯報提綱,練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實踐悟讀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下節課讓我們更深入地學習這篇課文。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