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合一話節水——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例談
“綜合性學習”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標》)首次提出的一項重要的語文學習目標,被稱之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開辟這一新的領域,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全新的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學習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學和做》是蘇教版教科書編者貫徹《語文課標》理念,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精心安排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自高年級起每冊安排 1 個。分別是《學和做(1)說名道姓》、《學和做(2)節約用水》、《學和做(3)讀報和剪報》、《學和做(4)我的成長冊》。這四個內容都以話題為形式,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提示學生實踐探究的路徑,引領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思考、探詢、研討、習作等一系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激勵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現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 10 冊《學和做(2)節約用水》(以下簡稱《學和做(2)》)為例,談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中如何進行“學”和“做”。
一、“學”好教材,感悟理念。
《學和做(2)》的活動主題是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以“節約用水”為話題展開學習、調查、研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很有實踐價值。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由五個小板塊組成:
1、小小調查。設計提供了幾個調查項目,引導學生任選其中之一進行調查,并提示用文字或圖表等形式反映調查結果。
2、談節水,學成語。引導學生牢記節水古訓,積累關于“水”的成語。
3、介紹節水小竅門。設計提供了貼近學生生活的節水案例,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節水小竅門。
4、編寫公益廣告。列舉幾則節水公益廣告范例,引導學生學著試編公益廣告。
5、節水知識搶答。以知識競賽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掌握節水知識,自覺遵守節水公約,創新節水方法,培養良好的節水好習慣。
潛心研讀以上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我們不難領悟出《學和做(2)》鮮明的特色,其中包含的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即突出自主、強調綜合、注重體驗、激勵創新。
1 、突出自主。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話題、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主展示活動成果。精選的調查提綱、節水公益廣告、節水小竅門、節水知識競賽題等典型案例,能啟發學生自主探究,激勵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發揮潛能,提高人文素養。
2 、強調綜合。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溝通了聽、說、讀、寫,溝通了課堂內外,溝通了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溝通了文本學習與實踐活動。它能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解決“節水”問題,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提高。
3 、注重體驗。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以“調查”等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走出封閉的課堂,走向生活、家庭、社會以及自然,注重過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