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表格式教案2
教學設計二度備課教學實施分析三、繼續學習第三段1、問:“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來,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還多,為什么沒能留住呢?” 2、帶著問題讀課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導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體描述的句子,讀讀,體會作者形象化的寫法寫出了氣體脫離火星表面的過程。 如“大逃亡、裹挾著”賦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認為呢?科學家又是怎么認為的呢? 引導讀句理解“然而……” 5、可見,在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可以證明之前,任何結論都不能武斷(辨別“果斷”)?茖W的探究態度必須是嚴謹、一絲不茍的,來不得一絲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與否,這是個怎樣的謎?你想知道嗎?那么,請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去探究吧?茖W的大門正為你敞開著四、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1、弄明白“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 2、齊讀全文,作內容的整體回顧與把握。 板書設計6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相似處 同樣……有水和生命存在差異處 水沒能留住生命生存?(謎)教學后記教學目標落實 教學亮點 存在的問題及矯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