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幾張神奇美麗的圖片,好嗎?那坐正,請看大屏幕,邊看邊仔細聽。很久很久以前,大約50億年前,在銀河系(圖)發生了一次意外事件,有一塊星云在他核心的溫度急劇上升之后,燃燒成了一顆黃色的恒星——(猜猜這是誰?)這就是我們的太陽(圖)。那些圍繞太陽旋轉的大量宇宙塵粒逐漸聚集成團,又形成了九大行星,其中有兩顆相互靠得很近——火星與地球。(圖)
都認識吧,一起說,這顆是——,這顆是——
我們看著這兩顆星球,你能分別來形容一下這兩顆星球嗎?
它們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同,可它們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2、地球是我們人類居住的家園,但人類一直向往擁有新的家園,期待新的生命出現。為此,科學家進行了執著的宇宙探索,終于發現了這一顆與地球生態極其相似的星球——(指圖)火星。
讓我們先來走近這位近鄰。[瀏覽“火星相冊”、圖片、視頻]
點擊“火星萬象”板塊下“火星相冊”。仔細瀏覽。
(看著人類通過探測器拍到的照片,你有何感受?想到了些什么?)
l網絡平臺充分發揮了它的情境創設作用,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探究的欲望。
火星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先說說看到哪一張照片。
(和地球真像!誰和他一樣有這感受?舉手示意一下。你也來說說。
奇怪,太奇怪了。你猜:
你想:
還有誰看了不一樣的照片,有不一樣的感受?
火星卻很荒涼,你是想問: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好嗎?)
火星真是太神秘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火星的文章。它能揭開我們心中的一些謎。
(敲出課題)——誰來大聲讀讀課題。齊讀
3、見過“孿生兄弟”嗎?他們長得怎么樣?(看上去長得很像。)
二、探究交流,自主建構
(一)
1、那火星和地球這對“孿生兄弟”究竟哪里長得像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讀讀。它們像在哪里?(學生說,出示:同樣……甚至……)
能不能用你們的朗讀讓我們一下子聽清他倆的相同之處。
自己試著讀一讀。指名讀。
(評價:我光聽到“同樣有……同樣有……”,就沒聽清同樣有什么。有什么這才重要啊。)
再指名讀
(評價:讀得很清楚,我聽得很明白。)
你們不覺得很神奇嗎?把這神奇讀出來。誰再來讀讀。
好,一起讀。
同學們,你們瞧,這段話中,連用了四個“同樣”,這叫什么?知道嗎?(排比)。從這組排比中你看出了什么?(相似多)
2、其實,他們的相似處,還不止這些。請同學們點擊“課文賞讀第一自然段”下的(拓展閱讀)看看他們還有哪些相似之處。
你還讀到它們還有什么也差不多?響亮地讀一讀。
你瀏覽到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相似之處?
l整合點二:借助豐富的資源,進一步認識“孿生兄弟”的相似處,對火星有更充分的認識。
(眼睛看前面)是啊,瞧,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除了這么多相同之外,我們也來一組排比句式,說說你讀到的相似處。
不僅如此,他倆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
就連。
難怪——(引讀)人們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并由此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