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冰心奶奶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冰心奶奶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教學準備:
1、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頤和園的資料和自己春游的照片。
2、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如作者簡介,頤和園的圖片、音像等。
3、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感受春天
1、播放mtv歌曲《春天在哪里》(配春天的畫面)
2、讓學生說一說對春天的感受。
3、過渡: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春天是草長鶯飛的季節。看來,同學們都喜愛春天,春天來了,你們想到哪里去尋找春天呢?
(學生自由發言)
二、介紹作者,揭示課題
1、我國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她也尋找過春天,你們了解冰心嗎?
出示冰心的圖片,并介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童年在山東煙臺度過。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
五四運動爆發,她受到很大影響,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為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殺人》、《去國》等,在社會上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
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這時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1923年8月赴美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讀書,不久因病住療養院七個月。這時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讀者》等。
1926年得文學碩士學位后返國,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女子文理學院。1931年的小說《分》、1934年的《冬兒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現出對于“愛的哲學”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與丈夫吳文藻同往日本,應邀在東京大學教課。 l951年秋回國。以來相繼出版散文、小說、詩歌集《小桔燈》、《櫻花贊》、《再寄小讀者》等。
自1954年以來,當選為歷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現為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冰心除創作外,還翻譯過一些外國文學作品。
2、今天,我們學習冰心老奶奶尋找春天的一篇文章《只揀兒童多處行》。板書課題。
3、讓學生讀課題。
4、理解課題。
①課題里面有個生字“揀”,誰知道“揀”是什么意思?
②“揀”字是怎么寫的?(注意“揀”字右邊要與“東”字區別開)
③“只揀兒童多處行”是什么意思?(只挑選兒童多的地方去)
5、冰心老奶奶去尋找春天,那么,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呢?你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