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文,感受鄭和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2、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誦讀,體會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設計理念實實在在真語文,尊重學生的感悟,注重學生朗讀,注意學生的表達,這是我設計此課教學所追求的!
四、教學具準備ppt課件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到了些什么?(師小結)這篇課文主要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情況以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為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的貢獻,而重點就在于鄭和的第一次遠航。今天我們就主要學習這部分內容。
。ǘ┓謱痈爬,整體把握
1、快速瀏覽1——5自然段,想一想這部分內容可以分幾層,每層又說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每一層的內容用一個詞概括,指名板書,其余的學生在書上寫,要求把字寫端正。
。ㄈ┓謱訉W習,品味感悟
1、揚帆起航
過渡:1405年7月11日,受明朝皇帝派遣,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
。1)自讀1、2、3自然段,找到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先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2)指名交流。
引導:當學生說到寶船時,出示寶船圖片,生看圖感情朗讀。
2、友好交往
過渡: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們帶著神圣的使命,開始了與各個國家的友好交往。
。1)自己認真讀一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能看出這次交往是友好的。
。2)指名交流。
。3)鄭和第一次遠航,到過許多國家,交往是友好的,場面是熱鬧的,雖然這一自然段前后不到十句話,但卻仿佛讓我們穿越了歷史時空,看到了大明使者鄭和的謙遜有禮,看到了老百姓的熱情好客,聽到了他們親切友善的話語。請看:(出示想象說話題)
a、老百姓交換物品時說的話。
b、鄭和與造訪國國王說的話。
引導學生聯系書上的語句展開想象。
。4)學生練說
(5)指名說。
3、戰勝兇險
過渡:鄭和作為使者,將友好帶到了各個國家,可以說這第一次航行是友好的航行,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海上的兇險大多來自于風浪。
。1)(出示語段)自讀,你從哪些詞可看出風浪的險惡。
。2)指名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
。4)面對險惡的風浪,鄭和是鎮定自若的,面對海盜的襲擊,鄭和更是指揮軍隊嚴陣以待,將海盜一一俘虜。因此,船隊一次次化險為夷,保證了航行的順利,也圓滿地完成了明朝皇帝派遣的任務。
四、對比學習,掌握方法
過渡: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出洋七次。為什么作者只詳寫了第一次,而其他六次卻一筆帶過呢?
1、生思考。
2、指名交流。
3、小結:詳略得當,突出重點,避免羅嗦,我們在平時的作文中也要注意這一點。
五、布置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