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 教案
3、交流自學情況。
4、指導書寫
“嗚”的烏中不能加一點。
“嶄”中的車最后一筆不是橫,而是提。
“疆”中的左邊不要寫成弓。
四、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范讀(以有感情的朗讀帶領小朋友進入情境)
2、這一段話講了1997年3月2日上午,飛機載著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飛向大海)
3、比較:
a、……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b、……在首都上空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這兩句的意思一樣嗎?哪句好,為什么?(上面句多了“低低地”、“緩緩地”這兩個成語。上句比下句好,因為通過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人們為失去偉人悲痛不舍的心情。)
4、機艙里安放的是……
5、理解“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
(鄧小平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骨灰撒入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五、 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2,用鋼筆描紅。
第二教時
一、 歌曲導入
1、播放《春天的故事》。這首歌是寫鄧小平爺爺的。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23課《在大海中永生》。
2、首先,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昨天學的詞語是否會讀了。
海疆 愛戴 嗚咽 奔騰不息
嶄新 痛悼 超越 波翻浪涌
指名讀,齊讀。
3、接下來請聽老師用這8個詞語講述“在大海中永生”的故事。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銀色專機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機艙里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忠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這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偉人,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篇章,大海嗚咽,痛悼偉人的離去。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祖國的萬里海疆,送往澳門、香港、祖國寶島臺灣,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因為鄧小平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他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我們忠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在波翻浪涌的大海中永生。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本,按照老師給你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 精讀品味,讓學生入情入境
1、 自主學習,讀中感悟□
(1) 自讀課文,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畫出課文中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或是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
(2) 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一下各自畫的句子并說說原因,然后有感情朗讀并互相評價。
(3) 集體交流反饋。針對學生的反饋情況,適當予以評價,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再次將學生帶到課文的情景中。
如喜歡第三小節:
學生講述喜歡原因。□
我先表揚這位同學會品讀課文,進而激發學生:“讓我們懷著和這位同學一樣的心情,有感情的品讀這一節。
*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你能發現嗎?(四個“也許”)
這樣的句式就叫做排比句。是作者運用的一種排比的修辭手法。
*你們從這四個也許中知道了什么?(由奔騰不息的浪花把鄧爺爺的骨灰送往的去向)
誰來通過朗讀來送一送鄧小平爺爺的骨灰?指名讀。小組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