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莫放“攔路虎” 課前思考和教學反思
我們還可以選讀,讀重點段落、章節等。
教學反思:
讀書莫放“攔路虎”,學生查字典從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方法,而要養成這良好的讀書習慣,把字典當作無聲的老師,經常去請教,而且能習慣,遇到生字時,查一次不行,得多次反復,使生字變成熟字。這個須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多引導,多指點,也可發動家長一起來,提醒孩子花時間讓學生去不斷地嘗試,感受到勤查字典對我們學習的幫助,激發他們的能動性,我想而不是上完課就了事。
教學反思16
本課是略讀課文,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通過默讀、朗讀,理解重點詞句,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當然,我還得在日常的教學中反復強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身邊常放一本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即刻問問“字典老師”,如果一時興起,那就把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劃出來,然后再查一查,通過這樣的反復訓練,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只是我們檢查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技能掌握情況的好時機。回顧課堂的閱讀、交流情況,我發現學生的閱讀存在以下可喜的地方:
1、能夠做到帶著問題進行有效默讀。
2、能夠養成較好的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3、能夠通過聯系上下文等方法來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例如:連估帶猜等。
本篇課文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上,也在引導學生面對生字要注意養成查字典,勤查字典的習慣。可是在現實學習中,我發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不愿去查字典,他們似乎習慣于老師的講解與告之,如何調動他們自覺解決學習中看似簡單卻決非簡單的問題,今后看來得想些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