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2 寫一種動物
學生子:初夏的一天,我看到兩只燕子,燕子飛到屋梁上,嘰嘰喳喳地鳴叫著,好像在說:“咱們在這里安家吧!”過了一會兒,燕子展開翅膀,飛了出去。又過了一會兒,這只燕子銜著泥草在房梁上筑巢。過了一星期,巢筑成了。
學生丑:一天我看到我們家的“花花”與鄰居家的“黑黑”打了起來。“黑黑”長得強壯,他齜牙咧嘴的,樣子挺兇的,張開大嘴,撕咬著。“花花”招架不住,只好敗退下來,朝我奔來。狗打架真有趣。
7、聽了同學們的交流,你覺得有趣嗎?這些材料都來源于生活,是同學們親身經歷的。動物像人一樣,具有靈性。只要你細致地留意它們,觀察他們,你一定會發現它們的特點,尤其是它們的生活習性與眾不同。如果把它們寫下來,的確很有趣。
8、指導寫法
(1)寫出動物的外形。
① 你觀察到的動物的外形是怎樣的?
② 學生討論、交流。
a、介紹小狗
長著黑色的毛、有神的眼睛、雙豎的耳朵、高高的腿。
b、介紹蘆花雞
頭部較小,紅紅的雞冠、淡黃的喙、毛色灰褐色、犀利的雞爪
c、燕子:尖尖的喙、機靈的眼睛、黑色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
d、貓 : 寶石似的眼睛、長長的胡須、細長的身體、鞭子似的尾巴。
③ 指名說說動物的外形特點。
④ 按從整體到部分來敘述。
⑤ 用好形容詞,寫出動物的外形特點,并展開一定的想象。
⑥ 教師小結。
寫動物要寫出特點,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寫時要展開適當的想象。用此要準確。
(2) 指導寫動物的動作。
① 在觀察的基礎上,要了解動物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它具體的活動過程,寫出一些它的特點。
② 譬如,燕子銜泥筑巢,要把筑巢的過程表達出來,注意動詞的用法。
(飛、落、瞧、銜、沾、搭……)
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a、說說你所見到的動物活動情況。
b、抓住一個場景,來表現動物的特點。
(公雞打鳴、狗打架、母雞下蛋、山羊吃草、猴子搶東西……)
c、注意表達的方式。
③ 教師小結。
(3) 學用承下啟下的巨資(過渡段)
① 教師扼要談談過渡句(段)的特點與作用。
② 仿照例文學句:
a、鴿子不但有一身亮麗的衣服,而且飛行起來姿勢優美。
b、我家的小黃狗不但長得好看,還很勇敢。
c、公園里的猴子不但機靈,而且十分有趣,惹人喜愛。
d、我家的那頭小白豬,不但長得憨厚,而且動作惹人發笑。
e、我家的兔子不但長得可愛,而且愛清潔。
f、小上揚不但很溫馴,而且討人喜歡。
③ 找竅門。
你知道嗎?文章中使用過渡句或過渡段,要用什么關聯詞語,把文章上下意思有機地串聯起來,這樣,可使文章結構緊湊,聯系緊密。
第二課時
一、學生寫作文。
1、根據習作要求,學會寫一種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出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
2、學會觀察方法,按一定的順序描寫。
3、在動物的外形和動作之間,要用“不但……而且……”的句式作過渡。
4、作文草稿寫好后,讀一讀,是否通順,不通順的地方做認真修改,加以完善。
二、 教師對個別基礎差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1、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2、對個別學生面對面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