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學預案
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第一課
好老師讓人銘記一生——《師恩難忘》教學預案
【教學理念】啟迪純真的童心,呼喚良好的教育,共享美好的真誠。立足文本,抓住關鍵詞,拉出重點句,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對人物形象的了解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教材簡析】童年是美好的,能在童年階段遇上一位好老師更是幸福的。《師恩難忘》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第一篇課文,就是著名作家劉紹棠回憶自己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的文章。全文敘述平實,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作者娓娓的敘述中,愛講故事、善講故事的田老師的形象便悄然立在我們面前。四十多年過去了,老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喚起了作家溫馨的回顧,全文溢滿了一種濃濃感恩情懷。
學生對教師可以說是最熟悉,也是最不熟悉。本課力求能借助田老師這個可親可敬的教師形象,深化學生的認識。本教學設計立足于感恩,以“教誨之恩”為突破口,借助本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體會教師的教學之道、為師之道,進而領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之道。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田老師對童年作者的教誨之恩,明白作者愛師敬師的感恩情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教師的這種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教誨,隱含在教學之道背后的為師之道、教育之道更是需要教師循循善誘,本課將教學難點定位于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4、通過本文的學習,再次感知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人入勝”——明“教誨”之實
1、破題開篇,啟動美好的回憶。
同學們,在你們的記憶中,哪位老師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你最喜歡他什么?
2、直奔重點,對比理解。
(1)通過預習,同學們認為文中的“我”最難忘田老師的是什么?(故事教學法)
(2)想想你們一年級時老師是怎么教學這一課的?對比之下,你更喜歡哪一種教學方法?為什么?
(3)品讀重點句1: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引人入勝”是什么意思?你認為這個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動聽的來講述這個故事么?)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一形象的第一個層面的解讀。本環節以學生喜歡的內容入手,直奔田老師故事教學法這一最有趣的內容。而后采用對比,再次緊扣重點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了解田老師獨特的教學方式——故事教學法。
二、“春雨點點”——悟“教誨”之質
1、田老師的故事啟蒙讓年幼的“我”有哪些收獲?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回讀故事教學法這一部分,各抒己見。(學生聯系故事,明白可以學到知識,體會到快樂,明白做人的道理,愛美護美懂得保護環境等等)
2、品讀重點句2:“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1)從“上千個故事”中,我們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