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學設計
出示: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那個時候,我還不滿6歲,可是田老師卻引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過去了——)出示: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2、正因為這樣,四十年后的作者當再見到田老師時——
出示: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
3、 交流:現在誰說說,40年后,作者為什么還要像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師行禮呢?你懂了為什么題目叫《施恩難忘》嗎?
三、對比閱讀,加深思考
1、這篇《師恩難忘》原文題目為《師傅領進門》。原文的結尾是: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課文將原文的結尾改為: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2、兩種結尾你更喜歡哪一個?
3、為什么劉紹棠先生將文章命題為《師傅領進門》?
(熟知這個諺語的人,自然會想起后一句“修行靠個人”。對于田老師來講,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講,真是“插柳”之德罷了。每一個學生也都應該知道,老師所做的也只是“領進門”的“插柳”吧了。一同聽田老師講課的同學有很多,前后在田老師那兒聽故事的,想必更多,為什么劉紹棠成為劉紹棠?修行靠個人啊。這樣進行前后對比,再次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讓他們擁有更多的人生感悟,思考問題更為深入,解讀文本更為深刻。)
四、以情激情,深入心靈。
1、師:有一首歌叫做《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詞中有這樣幾句: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位這樣的老師,一位不圖任何回報的老師,而因這樣的老師,給劉紹棠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放飛了一個農村孩子的夢想,給了‘劉紹棠們’一生的成就。
2、讓我們來輕輕吟誦散見在劉紹棠作品中贊美老師的話語吧——
老師,無論我長成挺拔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我都會用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意,向您祝福!
忘不了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蕩滌了我心靈上的塵泥;忘不了您浩蕩東風般的叮嚀,鼓起我前進的勇氣。老師,我終生感激您!
即使我兩鬢斑白,依然會由衷地呼喚您一聲——老師!在這個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遠是一個需要啟蒙的學生。
3、創設情境,深入心靈。
創設情境,師生扮演,想象劉紹棠師生四十年后相見的感人畫面。
4、小結板書。這就是田老師給我的教誨之恩,它使我終身難忘,正如文章中所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板書)
五、總結寫法,鞏固訓練
1、課文學到這里,請同學們回顧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來表達這份難忘的師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1)抓住了田老師愛講、會講故事這個特點,還寫了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這個特點;
(2)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而作者只具體寫出了其中一個故事,沒有面面俱到,通過這一個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師的精彩,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叫“點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