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嫦娥奔月導學案
第七段
重視指導“焦急”“沖出”“深情地凝望”“連聲呼喚”“不顧一切”
思考:如果后羿知道了嫦娥吃仙藥真相,你認為后羿會對嫦娥說什么?
第八段
“想念”
思考:嫦娥吃了本來是西王母給后羿的仙藥,鄉親們為什么還想念嫦娥呀?
讀到這里的時候你想對嫦娥說些什么?
師:通過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請大家利用早讀或中午自習的時間為文章做批注,寫體會,等展示課的時候展示你的風采。
六、分配下節課展示任務。
1、每個小組都準備聽寫、朗讀、批注和體會。
2、各組展示任務:
1、2、3組展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 5組展示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6、 7、8組展示搜集的神話故事
9、10組編排課本劇
【教學反思】
本節預習課的教學思路大致如下:新課導入,出示目標,初讀感知,賽讀指導,分配任務。
初讀感知的環節重視學生用一個詞語概括嫦娥的重要性格特征,再指名通讀課文結束后有一個“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的環節,最后是賽讀課文,在賽讀課文的時候重視學生間的點評,同時,有教師的引領。整節課大致如上,應該說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孩子們積極的的發言讓課堂增添了許多生機,但是今天的課堂并沒有讓我感到酣暢淋漓,大致出現的問題如下:
我們曾經的預習指導課都會有一個指導寫字的環節,在謝校長提出對這個環節的質疑后,在本次課堂中將寫字的環節刪除了,正是因為刪除了寫字的環節為后面贏得了很多的時間,但是這個環節是留還是廢,還是值得思考的,如果留下這個寫字的環節,應該在時間上有個恰當的安排,不能因為增添了一個寫字的環節使后面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
本次教學中讓孩子們通讀了課文,用去了一些時間,但是個人認為這是妥當的安排,如果沒有這樣一個環節,我們就不能檢查孩子們課前讀書的效果,我們也不能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感知課文內容,當時在孩子們通讀課文結束之后沒有安排自由朗讀課文,而是讓學生們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環節是值得思考的,之所以安排是默讀課文,是因為時間上比較緊張。我們如果沒有讓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即使我們正了音,對孩子們又有多大的幫助,為了讓通讀課文物超所值,在其后應該有一個自由讀課文的環節,。
本節課出現的最大問題在賽讀課文,點評朗讀的環節。前面很多的工作盡可能的壓縮時間,為的是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朗讀和點評,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出現了弊端,有種為點評而點評的嫌疑,其實,我們應該讓本環節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如果生硬地將這個環節拉出過于生硬,如果孩子們課前沒有做充分的準備,我們的課堂上又該怎樣點評,這樣朗讀技巧的引導不利于提高孩子們的朗讀水平,關鍵在于讓孩子們走進文本,同文本進行對話,感受文本,走出文本,讀出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如果只是強迫孩子們讀出對文本的感受或者理解,孩子們因為沒有對文本的理解,孩子們只能是裝腔作勢,那就不是朗讀了,成為了表演,兩個字做作。在本環節中,孩子們的點評有種過于零散的感覺,為何會出現零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孩子們點評之后的范讀不是讀的整個句子或者整段文字,比如邵寒萌認為九組在讀“可是,后羿不愿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藥藏在百寶匣里。”一句時,“可是”應該重讀,讀出后羿不愿離開嫦娥,當我讓邵寒萌進行范讀的時候,邵寒萌只是范讀了一個詞語“可是”,在“可是”后面還加了一個詞“完了”,連起來就是“可是……完了”,真是讓人苦笑不得,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還沒有讀出自己的感受,只是為了自己一時的興趣點評。
其實在這樣的課堂中還有很多的不足,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思考,寥寥數語,以此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