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shù)》教學設計四
4. 推薦“成語故事連環(huán)畫”網(wǎng)站。
本課設計著力構建“鏈接——拓展”式語文教學,以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簡化頭緒,削枝強干,以原來2/3的時間完成教材教學,建構以習得語言為主要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以點輻射,利用精簡的時間開展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豐富的鏈接拓展性語文實踐活動,以此形成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技能遷移點,使閱讀教學從狹小的一隅走向廣闊的天地。
1、鏈接已有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始,讓學生看圖猜成語,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勾起學生的知識記憶,在“看——想——寫”的系列活動中有效檢測了學生平時的成語積累,并使學生快速進入寓言學習這一主題,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2、鏈接視頻材料,活化文本語言。教學中,學生對“裝腔作勢”的想象是理解寓意的關鍵。在文本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播放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對文中的“裝腔作勢”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并內(nèi)化為語言的傾吐,這一手段的有效運用,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與想象,又為理解寓意作了很好的鋪墊。
3、鏈接寓言原文,感受“文白”特點。以“注釋”為引發(fā)點,鏈接文言文的閱讀是本課教學的亮點。在教學中以發(fā)展語言為目標,開展“對應——理解——復述”等學習活動,學生在接觸文言文的同時,更扎實地掌握了本文的語言,使“鏈接”形散神不散,目標明確集中。
4、鏈接語言材料,切入實際運用。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在于運用。在教學中,閱讀理解帶有“濫竽充數(shù)”的句子,架起了學生理解寓意與運用成語之間的一道橋梁。這一“橋梁”拓寬了對“濫竽充數(shù)”的內(nèi)涵,豐富古義,也為學生運用成語寫句子起了一個很好的示范,有效降低了運用的難度,從教學效果看,學生用“濫竽充數(shù)”所寫的句子用詞貼切,內(nèi)容具體、豐富。
5、鏈接成語故事,拓寬閱讀視野。從教學時間看,閱讀《魚目混珠》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從收效看,學生只是又閱讀了一個故事,對故事大概有所感知。然而從課末學生顯示出的良好的學習情緒看,新的閱讀材料給了他們一個有效的刺激,而網(wǎng)站的推薦更使得課堂教學在關上一扇窗的時候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殿堂的門,使課已盡而學未盡。
多途徑的鏈接為學習打開了一扇扇窗,但從中也發(fā)現(xiàn),這些鏈接材料均來自教師的課前預設,雖然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參與,但學習中的主動性卻不強。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前展開預習,開展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活動,在課內(nèi)進行充分交流,這樣,學生在等量的學習時間內(nèi)會學得更豐富,學得更主動,使“鏈接拓展”式教學風匯八面,力聚四江,在大容量的學習中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本教學設計刊發(fā)于《中小學語文教學案例》中)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充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