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五年級下習作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一、習作目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這個總體目標下,《課標》在前兩個學段習作訓練的基礎上,根據小學5-6年級(第三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懂的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的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二、習作教材內容
1、請觀察一種自然現象,如朝霞晚霞,月圓月缺,春風春雨,霧起霧散,等等,把它的變化特點寫出來,題目自己定。
2、請你把《拔河》這篇作文認真讀幾遍,參照老師的意見加以修改,然后謄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按照寫“新聞報道”的方法,寫一次體育比賽(跳繩、踢毽子、拔河等)或學習競賽(寫字、朗讀、習作、辯論)。
4、你參觀、游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文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題目自定。
5、請寫一位身邊的小能人(可以是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是電腦、制作、發明等方面的能手),寫出一兩個事例,要寫真事,講真話,題目自定。
6、寫一個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要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要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
7、寫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有關的想象作文。題目自定。
三、習作教材解讀
仔細研讀本冊教材安排的七次習作內容,它具體體現了如下特點:
1、體裁多樣化。
隨著學段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面越來越寬,閱讀量也越來越大,各種體裁的文章都進入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這為學生學習不同體裁的寫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教材編者因勢利導安排多種體裁的習作,可謂恰到好處。本冊教材安排的習作內容,不但有記實性的作文,如:“寫自己身邊的小能人”、“寫一個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還有想象作文,如:“寫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有關的想象作文”。另外,還有“請你把《拔河》這篇作文認真讀幾遍,參照老師的意見加以修改,然后謄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小發明、小創造、小改進)的想法寫下來”、“按新聞報道的方法,寫一次體育比賽或學習競賽”等等,讓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體裁的多樣化,既增添了學生的習作訓練的豐富性、新鮮感,又能使學生品嘗到多種習作成功的幸福感,激勵學生嘗試新的習作形式的欲望。
2、內容生活化。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讓生活走進語文、走進習作,讓語文、習作走進生活。語文的源頭、習作的源頭在生活中。讓學生用身心經歷、感受、體驗生活,使學生感到習作是生活所需,生活為習作提供了可能。教材內容努力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鼓勵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例如:“寫自己身邊的小能人(可以是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是電腦、制作、發明等方面的能手)”。還有什么比這些小能人讓學生熟悉呢!他(她)就在自己的身邊,他(她)和自己朝夕相處,自己對他(她)了如指掌,寫他(她)那是太容易了。再如習作:“請你觀察一種自然現象,如朝霞晚霞,月圓月缺,春風春雨,霧起霧散,等等,把它的變化特點寫出來,題目自己定”。這種根植于學生生活基礎上的習作訓練,就成為學生生活的一種需要,習作和生活就融為了一體,習作就成為了生活的一種自然的自我表露,寫真事,講真話,表真情就不在是一種外在的要求,而成為習作內在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