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的第18課。講述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處的生活片段。表現(xiàn)了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忽略生活小節(jié)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全文共8個小節(jié),以“相撞、相遇、相邀、相處”為順序展開故事,一個是偉大的科學家,一個是平凡的小女孩,但并沒有因為彼此身份的懸殊而使得他們形同陌路。細讀此文,既可以從平實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大科學家的普通之處,又可以真切體味到愛因斯坦為了潛心研究科學事業(yè)而不拘小節(jié)的偉大一面.
學生分析
基于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我認為,愛因斯坦其科學成就之巨,學生知之甚少,對理解偉人潛心科學研究而不拘小節(jié)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文本中表現(xiàn)人物情感和品質的對話,一定要引導學生扣住提示語和對話的內容,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演示、體驗,從而感受并領悟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品質。
設計理念
1、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與老師、同學交流的過程。
2、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一面……一面……”造句。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感悟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事業(yè),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
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感悟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yè)的熱愛、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率真、可愛。
教學準備
愛因斯坦掛圖、投影片、鼓勵學生上網(wǎng)或到圖書管搜集愛因斯坦的資料、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咱們對愛因斯坦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誰來說一說你對愛因斯坦的了解。(相機出示:愛因斯坦掛圖)
2、我們知道了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那么,這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一起再來學習這個故事
板書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對愛因斯坦的了解,引出一個偉大的人和一個平凡的小女孩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精讀感悟
1、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從文中了解到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幾次相遇?(3次)你是從哪些句子里看出來的?交流后相機出示句子:
(1)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2)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3)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指導朗讀這三個句子,抓住 “撞” “遇” “等待”等詞語.
下面就讓我們細細的品讀他們相遇的具體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