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禮貌》第二課時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精讀感悟,遷移運用。
(1)精讀第一自然段。
自讀,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道理?
自讀,交流。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板書: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齊讀。
。3)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4)誰能用課文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里。
二、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請同學們先把寫故事的語句用括號圈出來,再自由選擇一個故事讀一讀,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讀好。誰能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就說明他已經讀懂了。
2、交流第一個故事
指名朗讀(分角色)
點評牛皋、岳飛兩個人物形象
我們再來看看第一個故事后面的一句話。
出示: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薄
請同學們聯系故事內容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故事 說理
3、請同學們再讀第二、三個故事后面的話,再結合故事內
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法:a抓重點詞語感受人物形象
b讀懂故事說明的道理
完成如下板書:神態、動作、語言
4、如果我們把這三段話交換一下位置再讀一讀,你人什么想說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寫故事的語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說理的句子,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