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5篇)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3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5篇)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資源

  預習作業設計

  1、自學生字新詞。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理清段落。

  3、搜集有關禮貌方面的小故事。

  學 程 設 計

  導 航 策 略

  調整反思

  揭示課題

  學習“貌”,理解禮貌一詞。

  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

  1、提醒學生注意:“古、出言不、無禮討人、矛”是前鼻音;“咳”是平舌音,讀輕聲;“師”讀輕聲;“場”文中讀“jiao”,說說“出言不遜、校場”的意思。

  2、挑選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一兩句或一段,當眾讀一讀,師生評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2、誰能用這句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四、精讀探究,理解道理

  1、學習第2—4自然段(問路、乘車、理發)

  2、總結學法,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要求各小組選擇探究話題。

  3、交流匯報

  4、小結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一個人是否講禮貌,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專門談禮貌的課文。(板書:貌)

  2、學習“貌”,(長相、外表,指言語動作。)指名組詞(外貌、面貌、相貌、風貌、容貌、全貌、原貌、禮貌;成語:以貌取人、相貌堂堂、貌合神離),理解“禮貌”(指人的言語、動作謙遜恭敬。)今天單講“禮貌”,談禮貌,補充板書:19 談禮貌。

  3、指名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1)中文禮貌用語;

  (2)用英語說說“請”“對不起”……

  4、學生圍繞課題質疑:(什么地方要講禮貌?禮貌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二、檢查預習

  1、提醒學生注意:“古、出言不、無禮討人、矛”是前鼻音;“咳”是平舌音,讀輕聲;“師”讀輕聲;“場”文中讀“jiao”,說說“出言不遜、校場”的意思。

  2、挑選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一兩句或一段,當眾讀一讀,師生評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時間2分鐘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2、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齊讀。

  3、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4、誰能用這句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彬彬有禮,粗暴,出言不遜”)

  5、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里。(莊重的語氣) 

  四、精讀探究,理解道理

 。ㄒ唬⿲W習第2—4自然段

  師: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舉了三個例子,我們試著用二個字來概括一下每個例子:

  (問路、乘車、理發)

  同學們,從學習第1自然段中知道禮貌待人包括了態度有禮貌和說話有禮貌兩個方面,現在看第2自然段寫的故事中,哪些語句是寫人的態度(——),哪些語句是寫人的語言的(~~~~)。哪些是說明道理的語句(------)。

  1、學習第一個例子:問路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學生動筆根據要求圈畫。

  師生交流匯報

  牛皋問路: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

  岳飛問路:下馬施禮:“請問老丈------”

  (2)、這兩人問路的結果如何?(------看樣子還是有禮貌好辦事呀。

  (3)、課堂表演《問路》

 。4)、作者用哪句話來概括了這兩種情況的?

  請大聲齊讀:(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說說意思。

 。5)、小結并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牛皋表現,用否定語氣;岳飛表現,用贊美的語氣)齊讀第2自然段。

  (6)總結學法:

  a、體會人物的態度和語言;

  b、了解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c、明白故事要說明的道理。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文章所說明的道理。

  2、搜集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成語”

  3、搜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中三個生動的事例,從中明白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教學難點:

  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禮貌用語。

  2、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板書(論點: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傳統)

 。ǘ⿲W習三個事例

  1、默讀2—4自然段

  (1)思考:這三個故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能簡單說說故事的情景嗎?

 。2)同桌相互交流,反饋。

  (3)根據回答,學習不同的故事。

  2、學習第一個故事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牛皋不懂禮貌、岳飛很懂禮貌?

 。2)課件出示句子:(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品詞“吼,呔,老頭兒,爺”,突出牛皋的態度粗暴,出言不遜,用無禮的語氣感情朗讀句子。

 。3)引出句子(他先離鐙下馬,然后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品詞“下馬,施禮,請問”,突出岳飛的彬彬有禮,用和氣的語氣感情朗讀句子。(滲透通過品詞析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方法)

  (4)老人家對待不同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學生快速瀏覽第2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用不同的語氣朗讀兩個帶著不同情感的句子。(總體指導一些朗讀技巧:隨著內容的變化而改變朗讀語氣,讀出你的理解與感悟)

  (5)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什么道理?結合回答,出示句子(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指導學生理解俗語的含義,進行禮貌教育(當自己有求于人時講禮貌容易獲得幫助,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個懂禮貌的孩子)。

 。6)寫法指導:在這個故事中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神態、動作、語言)

 。7)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二個故事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

 。2)指名說,出示句子(女青年回過頭來看了看,小朋友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臟了。”)從這你覺得小女孩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詞看出?品詞“對不起,您”。讀出她的彬彬有禮。

 。3)出示(女青年微笑著說:“沒關系。”)“微笑著”,“沒關系”證明女青年是個什么樣的人?這里是通過什么來描寫人物的?(神態、語言),讀出她的寬容。

 。4)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么教育?引出(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進行思想教育。

  (5)從今往后,如果你在無意中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時,你會怎么做?同桌交流。

  (6)齊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三個故事

 。1)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周總理是個什么樣的人?

 。2)指名回答,提問:你從哪里看出?

 。3)出示句子(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還幸虧您刀子躲得快哩。约鹤x一讀,你從哪個詞看出周總理很懂禮貌?(三個“您”)

 。4)比較句子:小朋友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臟了。”

  周總理安慰他說:“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還幸虧您刀子躲得快哩!”(兩句中的您都表示對他人的尊稱,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有區別嗎?)

 。5)讀出周總理的尊重長者,平易近人。

 。6)從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課件: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理解“文雅,和氣”結合學生在生活中的表現加以理解與教育。板書刮臉(偉人)寬容 提高修養

  (7)結合學生的回答問:以后當別人無意中傷害你時,你會怎么做?

  5、表演課本劇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幾個懂禮貌的人物,知道了禮貌待人有很多好處,你們覺得這三個故事有趣嗎?想演一演課本劇嗎?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表演前說清規則,提醒:要注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看哪一組同學演得?

 。2)小組練習后,音樂伴奏,學生表演三組,評出冠軍組,給予獎勵。

 。ㄈ⿲懛ㄖ笇

  1、同學們演得真棒!再默讀一遍2—4自然段,想想:這三個自然段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1)指名回答,教師點撥,啟發學生可以用這種方法寫自己的文章。

 。2)如果調換一下故事與說理的位置(舉例),你們說好不好?為什么?

 。3)教師小結:可見,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這個事例進行恰當的說理,才能使人信服。否則,將會語無倫次,表達不清。

  2、孩子們,既然禮貌待人的好處那么多,那么重要,從今以后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同桌交流,回答。板書(結論:學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

  (2)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3)本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首尾呼應)介紹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式,指導他們在寫說理性文章時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及“總—分—總”的寫法。

 。ㄋ模┩卣菇虒W

  拓展延伸:世界上禮貌待人的例子太多了,除了書上的這三個事例,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你能向同學說一說嗎?

 。1)學習小組交流,建議采用2—4自然段的寫法簡單說說。

  (2)反饋交流結果,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3)把你剛才所舉的例子按先舉事例后說理的寫作方法寫下來。(課后完成)

  (五)交流收獲

  1、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禮貌待人,(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 )。

  (2)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 ),減少( )矛盾。

  (3)學會禮貌待人,( )使用( ),就能使( ),( )更加美好。

 。4)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 ),而且反映出( )

 。5)從上面這些句子中,你讀懂了什么?

 。┱n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學習《談禮貌》這一課,希望大家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希望那些曾經不懂禮貌的同學知錯就改,以后做個彬彬有禮,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希望每個同學在生活中多用禮貌用語,時時刻刻做到以禮待人。從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快樂起來!你們能做到老師提出的三個希望嗎?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第三題,寫下剛才你說的禮貌待人的事例。

  3、完成《同步練習與測評》。

  板書設計:

  19 談禮貌

  話題: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傳統

 。1)問路(古人) 和氣 得到幫助

  例證

 。2)踩裙(今人) 道歉 減少矛盾

 。3)刮臉(偉人) 寬容 提高修養

  結論:學會禮貌待人,恰當使用禮貌語言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談禮貌》。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報告我們:規矩待人,利用規矩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來往的時間,以禮待人,適本地利用規矩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發調和,社會生活越發優美。

  《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講授提出的要求是:“不該以老師的闡發取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包管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舉行思索和念書。”憑據這些要求,聯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現實環境,本節課我訂定以下講授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這一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等。在讀中體會感情,明白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從小學會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二、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根據教材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學生采用“圈畫批注”、“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等學習方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采取談話導入,讓學生感受到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并提出問題,文明禮貌有什么好處?接著板書課題,走進文本。

  (二)復述回顧

  通過復述回顧,讓學生明確本課作者的觀點以及作者所舉的三個事例:問路、踩裙、理發。

  (三)設問導讀

  在本課,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讀故事,學知識,明道理。請同學們默讀“問路”的片斷,伸出小手,動動筆桿,用“”劃出岳飛和牛皋的有關態度、語言、動作的語句,用“﹏﹏”劃出作者得出的結論的句子。

  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既鍛煉了小組之間成員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學的凝聚力,也讓他們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兩種不同人物的言談舉止所造成的不同結果,從而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

  第二個問題: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請同學們大聲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按以下學習步驟,自學“踩裙”和“理發”兩個事例。

  對于踩裙和理發這兩個事例,學生根據問題要求進行學習,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文本,在交流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只需要予以指導、點撥。對于學生的表演,通過生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個問題:知識源于不斷的積累。打開你的知識庫,展示一下自己吧!請你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并寫出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或成語。

  學生各抒己見,在班上向其他同硯展示本身課下搜集的小故事,接洽生活現實,真正感覺到規矩待人的利益。

  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變,必要每天不停的學習和積聚,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在這里,我讓學生交換古今中外一些有關規矩的名言、鄙諺和針言,讓他們養成積聚名言警語、鄙諺、針言的好風俗,如許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生長。

  (四)拓展訓練

  語文泉源于生活,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拓展訓練熬煉了學生的機動應用本領,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牢固。

  (五)課后作業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4

  蘇教版五年級第五單元教學設計——《談禮貌》

  19.談禮貌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領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和諧,社會生活更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具預備:

  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要有禮貌,這是文明素質的表現。我們班不少同學在這方面做的很好。但也有一些同學還沒有注意到禮貌的重要性。咱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一個人是否講禮貌,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專門談禮貌的課文。相信同學們學了課文后,一定會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好的做到以禮待人。

  2、板書課題:書寫“貌”字。理解“禮貌”就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齊讀課題)

  3、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ㄊ裁吹胤揭v禮貌?禮貌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朗讀課文,碰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檢查:

  (1)讀新詞語:(方法:自讀 指讀 開火車讀 齊讀)

  禮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校場

  粗暴 糾紛 安慰 文化 修養  牛皋

 。2)朗讀下列古訓或俗話: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挑選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當眾讀一讀,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然后提出來。

 。ǚ诺较鹿澱n討論)

  四、指導學寫生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重。

  2、范寫下列生字,邊寫邊講述注重點:

  貌、嫌、咳、嗽、鬼

  3、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完成寫字書中練習。

  2、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憑借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激發情趣

  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初讀了課文。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課文講了好幾個有關講禮貌的故事,可我想不通:為什么課題不用《禮貌的故事》,而要用《談禮貌》作為課題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再討論討論。學生交流,適時點撥。

  二、精讀感悟,遷移運用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為什么要禮貌待人?

  (1)           什么叫“優良傳統”?

  (2)           課文引用的古訓: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齊讀)是什么意思?

  (3)           “君子”指什么樣的人?“遜”什么意思?

  (4)           理解“彬彬有禮、出言不遜”。

  2、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3、小結:這一段引用古訓,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4、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里。

 。ǘ┚x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課文舉了哪三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請同學們先把寫故事的語句用括號圈出來,再自由選擇一個故事讀一讀,要注重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讀好。誰能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就說明他已經讀懂了。(練讀,交流讀,評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說明什么問題?用書上的語句概括。

 。2)介紹《說兵全書》是一部小說,岳飛是書中的主要人物。牛皋是書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校場是舊時操演或比武的場地。

 。3)分別指名讀有關牛皋、岳飛問路的句子,進行對比。  

 。4)理解“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討論、交流、評)

 。5)指導朗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講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什么?

 。2)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說明周總理是怎樣為我們作表率的?從哪些地方體現出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2)齊讀

  5、小結:可見,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這個事例進行恰當的說理,才能使人信服。

  4、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

  三、學習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1、為什么作者強調“恰當的”使用禮貌語言?

  2、有哪些日常禮貌用語?

  3、齊讀。

  4、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收獲,自悟自得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取得了哪些收獲?

  2、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師生互動,交流“禮貌”。

  (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關于禮貌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還可以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禮貌的感受。)

  1、學生生交流古今中外關于禮貌的古訓、名言、俗語、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訓、名言等。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作者: 松蘇內吉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作者: 孟德斯鳩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 岡察爾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六、讀寫結合,活學活用。

  寫一個與課文禮貌故事結構相似,關于禮貌待人一個禮貌小故事,一個禮貌小道理的小練筆。

  板書設計:

  19、談禮貌

  神態    

  故事  動作     關系更加和諧

  語言     生活更加美好

  說理  貼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華小在線    點擊數:288

  《談禮貌》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成能禮待人,使用禮貌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主要板書計劃:

  不失色 態度彬彬有禮   關

  禮 古訓 君子 不失口 說話使用禮貌語言 系

  馬上吼道“呔,爺問你”討人嫌  更

  貌、佟                 『

  下馬施禮  “請問” 人心暖  諧

  待    連忙抬腳  “對不起”

 、凇                 ∩

  人    優良傳統 微笑著說“沒關系”  活

  文雅和氣 寬容         更

  ③  安慰 “不能怪你”       美

  溝通心靈 反映情操和修養    好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1、組詞

  2、補完詞語

  3、造句

  課外: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課題

  1、板書:30、談禮貌

  2、學習“貌”,指名組詞

  3、指名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提醒學生注意:“嫌、盾、訓、遜”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課文中讀“jiao”

  2、說說下列詞語意思

  古訓 矛盾 咳嗽 粗暴 糾紛

  安慰 情操 修養 文雅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指導

  2、學生用鋼筆描紅生字

  六、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語言材料,懂得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師板書: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點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禮,粗暴,出言不遜”

  (4)師小結:從對古訓的解釋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禮,就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言語。(板書:態度、言語、彬彬有禮)

 。5)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訓,目的是要引出一個什么話題,找找課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板書:使用禮貌語言,優良傳統)

 。6)想想這一自然段該用什么語氣讀?(莊重的語氣)

 。7)齊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4自然段

  師:同學們,從學習第1自然段中知道禮貌待人包括了態度有禮貌和說話有禮貌兩個方面,現在看第2—4自然段寫的三個例子中,哪些語句是寫人的態度,哪些語句是寫人的語言的。

 。1)學生自讀,圍繞要求同桌討論。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個例子:(牛皋問路岳飛問路)

  根據生交流,師板書:馬上施禮“呔,爺問你”

  下馬施禮“請問”

  b、師:作者用哪句話來概括了這兩種情況的?請大聲齊讀:出示句子:“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板書:人心暖討人嫌)

  c、小結并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牛皋表現,用否定語氣;岳飛表現,用贊美的語氣)

  d、齊讀第2自然段

  繼續交流(第2個例子)

  a、師根據學生交流,后板書:連忙抬起腳“對不起”

  微笑著說“沒關系”

  b、齊讀最后一句板書:避免糾紛  架起橋梁

  c、指導朗讀:(讀出平和、高興的語氣)

  d、齊讀第3自然段

  交流第3個例子。

  a、學生交流,師板書:文雅和氣寬容 安慰,不能怪你

  溝通心靈反映情操和修養

  b、指導朗讀

  c、齊讀第4自然段

 。3)練習(出示填空題)

  牛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飛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青年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總理__________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見要寫禮貌待人,就要把具體的態度和語言結合起來寫,這樣才能寫得生動感人。

 。5)小結:課文2—4自然段分別舉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偉人的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想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交往”

  (3)齊讀第2句話(理解“恰當地”、“和諧”)

  (4)這一自然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導朗讀

 。6)齊讀第5自然段

 。7)小結,板書:關系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三、作業

  1、課后練習4

  2、熟讀課文,搜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

  華小在線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6

  以“禮”待人,以“禮”服人 ————《談禮貌》助學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3

  待人,以服人 ————《談禮貌》助學

  ————《談禮貌》助學

  上課了,五(1)班的值日小老師“楊老師”慢吞吞地走上講臺,他沒有立刻打開書帶同學們學習新課《談禮貌》,而是先給同學們講了他的周末見聞:星期天,牛牛和妞妞跟爸爸去玉清廣場學溜冰。路過雙語學校的時候,他們看見外教正騎著自行車準備去郊游。妞妞遠遠就朝她揮手,熱情地跟她打招呼:hi,miss green!牛牛卻熟視無睹,依然拉著爸爸急匆匆地往廣場趕。外教走過來,看到妞妞手上的溜冰鞋,就主動要求陪妞妞練習溜冰,并“毛遂自薦”說自己曾做過溜冰教練。嗬,膽小的妞妞可樂了!一上午在外教的精心指導下她竟學會了溜冰,還能熟練說幾句口語,真令爸爸刮目相看啊!

  楊老師:同學們,我的見聞講完了,你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嗎?

  亮亮:俗話說,“禮貌是人類相處的金鑰匙!辨ゆつ芏Y貌地對待外教,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使外教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才會有意外的收獲!

  彬彬:現在我明白了,父母為什么給我取名叫“彬彬”了。原來他們希望我待人要彬彬有禮,與人為善,就能認識更多的朋友!

  明明:德國作家歌德曾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我們可要經常“擦試禮貌”這面鏡子,讓我們的形象光彩照人哦!

  揚揚:我想勸牛牛一句: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如果你走到哪兒,都要記著帶上“禮貌”,你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青青:是啊,咱們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嘛: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妞妞講禮貌,外教才跟她成了好朋友,教她學溜冰;牛牛不講禮貌,外教也就不會跟他做朋友了,更不用說陪他練習溜冰了。

  站在一旁的費老師聽了同學們的發言,知道“小楊老師”和同學們真的會學習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憑借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引導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禮貌”。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談禮貌》這篇文章,現在老師就來看看同學們上節課的學習效果怎樣。

  出示:彬彬有禮    糾紛    寬容

  出言不遜    師傅    和諧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指名讀,齊讀。

  2、說說古訓“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3、師: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管是態度上還是言語上都應該禮貌待人。因為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引說: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板書:  禮貌待人  使用禮貌語言

  4、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談禮貌”。板書課題:談禮貌

  二、精讀課文品“禮貌”

  (一)自讀課文,整體入手。

  1、為了講清禮貌待人的好處,課文舉了三個事例,下面就請大家根據自學要求學習文章第2~4自然段,感受三個禮貌小故事。

  出示: 自學要求: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2至4自然段,概括每一自然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用括號標出每個自然段中直接寫故事內容的句子。每個故事各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用橫線劃出相關句子。

  生自學,師巡視。

  2、文章寫了哪三個事例,誰來告訴我?

  (二)精讀三個事例。

  1、你們想先來談談哪個事例?(生示意談“周總理理發”的事)

  (1)、指名讀“理發”這一故事的內容。

 。2)、提問:周總理理發時怎么了?周總理怎么做的?

 。3)、周總理怎么安慰朱師傅的?(指導朗讀,讀出周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語氣)

 。4)、周總理為什么要安慰朱師傅?理解“深感不安”。

  (5)、在這件事中,周總理表現出了他的(引說:文雅、和氣、寬容)。

  齊讀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

  2、面對別人的無心之過,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用他的文雅和氣寬容,展現了他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也為我們做好了表率。還有誰想談談哪個事例?(生示意“乘車”事例)

 。1)、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個事例?指名讀。

 。2)、讀了這個事例,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從哪看出了小男孩的禮貌?哪看出了女青年的寬容?

  指導朗讀。

 。3)、作者想通過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齊讀該自然段最后一句。

  (4)、圈劃句中“理解”一詞,結合這一例子,談談對“理解”一詞的理解。在這件事中,誰理解了誰?一方為什么能得到另一方的理解?

  生自由發言。

 。5)、聯系實際,當我們遇到像小男孩一樣不小心冒犯了別人時,或像女青年那樣受到了別人的無心冒犯時,我們該怎么做?

  生自由發言,齊讀最后一句。

  3、剛才的這件事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極為普通的一件事,讓我們把時間快速倒流,來到南宋時代,看看那里發生了件什么小事?

  (1)、指名讀“問路”這一故事。讀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根據學生回答,讓學生讀出描寫牛皋、岳飛的語句。 指導有感情讀。

 。2)、同樣是將軍,同樣是問路,為何結果卻截然不同?

  生自由發言。

 。3)、這正是那句俗語:(引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誰能結合這個事例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俗語的?

 。ㄈ┲笇Я曌。

  1、為了告訴大家禮貌待人的好處,作者舉了三個事例,(板書:舉例)現在老師想問問大家,這三個事例能不能刪掉一個?為什么?

  生回答。(三個事例各具代表性,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2、現在再請大家看看這三個事例,作者在寫這三個事例時,都是先寫(故事)再寫(道理),那么,以后,我們在寫到說理性的文章時,我們也可采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

  三、回歸中心悟“禮貌”。

  1、從這三個事例中,我們知道,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偉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引說:禮貌待人,學會使用禮貌語言)

  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2、指名說禮貌待人的重要意義。    板書:更加和諧   更加美好

  四、聯系生活寫“禮貌”

  談了這么長時間的禮貌,對于禮貌的好處和意義,我想同學們一定都深有感觸,F在請大家想想,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同桌交流交流再寫下來,寫的時候,學著使用上課前搜集到的關于禮貌的名言,以及這篇文章使用的先舉例后講道理的表達方式。

  生交流寫話。(課后練筆)

  板書設計:

  19、談禮貌

  禮貌待人     使用禮貌語言

  舉   例

  更加和諧      更加美好

  教學反思

  《談禮貌》這是篇說理性的文章,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重點應該是讓他們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并落實到自己的行動,另外就是讓他們初識議論文,初步掌握這類文章的表達方式。圍繞這兩個重點,在教學中,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特別是三個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如在第一個事例中,我重點圍繞“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這句俗語,讓學生在反復讀了這個故事后,結合這個事例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受,從而讓學生在接受了思想教育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圍繞重點句子來整體感悟段落,乃至整體感悟文章的能力。同樣,在教學第二個事例時,我又重點抓住“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一句中的“理解”這個詞,結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臟后的例子,讓學生說說對“理解”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說說在這件事中,女青年理解了小男孩的什么以及小男孩為什么能得到女青年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明白女青年不但沒有責怪小男孩踩臟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禮相待,這是小男孩主動地道謙,使用禮貌用語的結果。

  但在這課的教學中,我只想到了整體感悟對學生今后讀書的重要,卻忽視了細節處理,忽視了對文本的深入研究。這篇文章是一篇說理文,告訴我們“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這樣一個道理。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課文舉了三個典型事例。第一個事例來自小說《說岳全傳》,用牛皋和岳飛問路時的不同的態度和語言,說明“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第二個例子來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長裙主動道歉的事,說明“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第三個例子來自一個偉人小故事,用周總理安慰理發師的事,說明“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也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非常合適,它們各有側重,代表著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人對待禮貌的態度,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不僅僅是這樣,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還分別側重了這三方面: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該采取什么態度、當我們有了錯時我們該怎樣做、面對別人的無心之過我們又該如何對待。而我,盡管教學中也結合事例交待了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個整合,缺少一個歸納,缺少一個讓學生立體、縱觀看課文的機會。議論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學生心里沒有留下多少痕跡。

  在這節課中,圍繞著三個事例,我和學生們對禮貌談了不少,讓學生說說有禮貌者怎么有禮貌,沒有禮貌者又是如何沒有禮貌的,以及從他們的故事我們又該怎么做。在教學中,我抓住文章的語言特色,通過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感性認識“有禮貌”“沒禮貌”,因為有感情地朗讀是語文課很重要的一個特點。而且我們也要通過朗讀,把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的語言,把書本的言語落實到言語交際中去,讓學生在體悟文本的思想的同時實現“人文與工具的統一”。但失誤的是,我讓學生讀了、感悟了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卻沒能夠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之關鍵詞,讓學生在這些關鍵詞的朗讀中、對比中去品讀,去感悟。

  名言俗語積累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很好地體現了語文的特點,它的好處自不必言說。但這節課,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卻因自己沒把握好時間而沒能與學生交流成。小練筆是對文本的一個拓展,是學生思維的延續。光明白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還不夠,我們還得學著文章的表達方式,寫一寫生活中的禮貌事件,這不論從對學生的習作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是著眼于禮貌教育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樣因為自己沒把握好時間,對整節課缺少整體規劃,課前沒備足課而沒能在課堂上落實。

  經過這節課,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新課程需要的是能有著豐富的知識、全新的教育理念、積極的教育實踐的高素質教師,作為一名在新課改下的青年教師,我想我們惟有學習,惟有鉆研!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8

  一、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4、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5、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6、理解文中的古訓、俗語,積累關于禮貌的名言警句,嘗試自己寫名言。

  三、教學重難點: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30、談禮貌

  2、學習“貌”,指名組詞

  3、指名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提醒學生注意:“嫌、盾、訓、遜”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闭n文中讀“jiao”

  2、說說下列詞語意思

  古訓 矛盾 咳嗽 粗暴 糾紛

  安慰 情操 修養 文雅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指導

  2、學生用鋼筆描紅生字

  六、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師板書: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點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禮,粗暴,出言不遜”

  (4)師小結:從對古訓的解釋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禮,就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言語。(板書:態度、言語、彬彬有禮)

  (5)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訓,目的是要引出一個什么話題,找找課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板書:使用禮貌語言,優良傳統)

 。6)想想這一自然段該用什么語氣讀?(莊重的語氣)

  (7)齊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4自然段

  師:同學們,從學習第1自然段中知道禮貌待人包括了態度有禮貌和說話有禮貌兩個方面,現在看第2—4自然段寫的三個例子中,哪些語句是寫人的態度,哪些語句是寫人的語言的。

 。1)學生自讀,圍繞要求同桌討論。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個例子:(牛皋問路岳飛問路)

  根據生交流,師板書:馬上施禮“呔,爺問你”

  下馬施禮“請問”

  B、師:作者用哪句話來概括了這兩種情況的?請大聲齊讀:出示句子:“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板書:人心暖討人嫌)

  C、小結并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牛皋表現,用否定語氣;岳飛表現,用贊美的語氣)

  D、齊讀第2自然段

  繼續交流(第2個例子)

  A、師根據學生交流,后板書:連忙抬起腳“對不起”

  微笑著說“沒關系”

  B、齊讀最后一句板書:避免糾紛  架起橋梁

  C、指導朗讀:(讀出平和、高興的語氣)

  D、齊讀第3自然段

  交流第3個例子。A、學生交流,師板書:文雅和氣寬容 安慰,不能怪你溝通心靈反映情操和修養B、指導朗讀C、齊讀第4自然段

  3)練習(出示填空題)

  4)可見要寫禮貌待人,就要把具體的態度和語言結合起來寫,這樣才能寫得生動感人。

  (5)小結:課文2—4自然段分別舉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偉人的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3、學習第五自然段(1)指名讀,想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交往”(3)齊讀第2句話(理解“恰當地”、“和諧”)

 。4)這一自然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5)指導朗讀

 。6)齊讀第5自然段(7)小結,板書:關系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板書

  20、談禮貌

  神態

  故事  動作

  語言

  說理  貼切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談禮貌》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本文是一篇蘊涵著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說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傳統的古訓自然引出觀點、然后例舉了古人、普通人以及偉人正反三個以禮待人的典型事例。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它是一篇說理性文章,結構嚴謹,說理明確,易于把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性。

  2、懂得禮貌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方法】教師“先扶后放",授生以法;學生自學、合作,積極參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生問好,引出“禮貌”(板書)。教寫強調“貌”字的寫法。說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專門“談”(板書)禮貌的課文。

  2、齊讀:談禮貌   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F在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要想讓人聽了你的朗讀覺得舒服,最起碼的就是將課文讀得正確、通順。

 、倮首x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讀通課文。

  2、檢查:

 。1)讀新詞語:

  禮貌古訓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討人嫌 彬彬有禮

  出言不遜 粗暴 糾紛安慰文化 修養 文雅 師傅 和諧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可借助提示:本文圍繞( )例舉了(     ),告訴我們(            )。來把握全文。)

  2、再讀三個事例,給三個事例各取一個小標題。交流匯報。

  3、通讀全文。

  四、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1。

  第二課時

  一、直接引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圍繞“禮貌”列舉了三個典型事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談論"禮貌",請同學們看著老師書寫課題.(板書課題:談禮貌)

  二、解讀古訓,明白觀點

  1、中國有句古訓,(出示齊讀)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請朗讀第一自然段(書的第一自然段有解釋,會讀書的學生肯定作了圈畫和批注)

  (2)這句話出自《禮記》,原文是(出示)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

  師讀,解大意。(孔子說:“君子在眾人面前,不能舉止失體統,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儀表足以使人感到威嚴,言語足以使人信服。”)

  (4)討論:什么是君子?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用書上話來說。

  師小結:舉止、態度、言語都要講究禮貌,方能成為君子.

  2、那么,作者引用古訓想表明什么觀點?(板書:禮貌待人優良傳統)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研讀事例,懂得道理

  過渡:作者圍繞自己的觀點,列舉了三個典型事例(相機板書:問路 乘車 理發)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是朗朗的讀書聲.下面,我請同學朗讀第一個故事,其他同學拿好書,注意傾聽.

  1、精讀故事一:

  (1)指名讀,師生評,再指名讀

  (2) 現在讓我們來評一評牛皋和岳飛問路時各是什么表現?從哪些詞語和句子可以看出?(指導抓住人物神態、語言、動作體會,教學生在文中作批注)請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3)這兩人態度不同,問路的結果怎樣?

  (4)作者用哪句話來總結這兩種情況的?

  (5)理解: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6)四人一小組先組內練習,再分角色朗讀.

  (7)小結學法:(出示)

  學習指導:

  a、抓住人物的態度、語言和動作等體會人物特點;有感情地朗讀。

  b、了解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c、明白故事要說明的道理

  圈畫和作批注

  2、按照上面的學法,自學第二、三個小故事.

  師巡視指導:一要讀好書,二要動筆墨、作批注.

  (表揚批注做得好的同學)也可以互相交流討論.

  3、匯報交流:(出示)

  過渡:許多同學很會學習,既能繪聲繪色地讀書,又作了認真的批注.下面你可以朗讀,可以評評人物的性格特點,也可以說說故事道理,

  先交流第二個故事:乘車

  (1)有感情朗讀

  (2)評價:女青年和小學生的表現,說說從哪些詞語和句子體會到?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出示最后一句。齊讀

  (4)同桌分角色練讀。指名分角色讀。

  (5)不禮貌又會怎樣?老師指名一生配合。再讀最后一句。

  再交流第三個故事: 理發

  (1)朗讀。

  (2)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周總理的話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抓住三個"您"體會)師范讀周總理的話。

  (3)朱師傅內心怎樣?(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動,心理描寫)

  (4)這個故事說明什么道理?指名說。出示最后一句,齊讀。

  四、回歸全文,感知寫法

  1、學了這三個故事,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談的都是禮貌待人 不同:舉出的人物有古人、今人、偉人)

  (1)過渡: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貌待人意義重大啊!作者是怎樣作總結的(出示:齊讀最后一段)

  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2、師結合板書講述:這篇課文結構嚴謹,作者開頭提出---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后舉出三個實例,證明了談禮貌的重要,最后總結觀點,像這樣講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說理文,也叫作議論文。(板書:擺事實 講道理)

  3、我們之前學過這樣的文章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

  五、拓展延伸,實踐禮貌

  過渡:其實,古今中外都流傳著許多關于禮貌的名言和經典故事,老師收集了一些,送給同學們:

  1、出示,生自由地朗讀

  與禮貌有關的名句

  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 《三字經》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洛克(英國哲學家)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赫爾岑(俄國哲學家、作家)

  彬彬有禮是高貴的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  ---溫特(英國畫家)

  程門立雪    孔融讓梨    舉案齊眉交流

  4、我們每天都在交往,自然也會發生一些矛盾和糾紛,你們有沒有遇見過?(話題:①雙方以禮相待的。②碰到不講理的人時怎么辦?③我們以禮相待了,對方卻惡語相向,又該怎么辦?學生說------(指導:把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等結合起來說,這樣才能生動感人。)請同學們用學到的知識去勸勸他------

  六、課堂總結

  過渡:是啊,禮貌其實很簡單,這兒還有一首小詩,作為這節課的總結.(出示生讀)

  禮貌其實很簡單

  禮貌其實很簡單,

  禮貌是相遇時, 彼此的問好。

  禮貌是馬路上, 你遵守交通規則。

  禮貌是課堂上 , 你樂于傾聽。

  禮貌是別人失敗時, 你給予鼓勵。

  禮貌是有人掉了東西,你幫助他撿起來。

  禮貌是說到做到, 你交給老師整潔的作業。

  禮貌通過你的一言一行來表現,

  禮貌在一個個細節中得以彰顯,

  它是這樣簡單,

  就在你我他的不經意間……

  七、作業設置(選擇你善長的一種)

  1、善積累的你---摘抄你喜歡的有關禮貌的格言,名句,小故事等。

  2、善寫作的你---選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寫下來。

  3、善創新的你---創作一句有關禮貌的格言。

  【板書設計】            談禮貌

  問路

  禮貌待人                    和諧

  乘車       

  優良傳統                    美好

  理發      

 。〝[事實 講道理)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蘊涵著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說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古訓引出自己所要闡明的觀點,然后分別列舉了三個典型的古人、普通人和偉人,以禮相待的小事例。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與人交往時,以禮待人,恰當的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本文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處理很到位,重點說說第二課時。

  第二節課主要圍繞本課的重難點展開教學:通過理解文本,讓孩子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并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先扶后放”,授生以法,讓學生學會自學與合作,加大了參與度。整堂課我都在引導學生讀好書、寫好批注、說好話、做好人。學生理解文本并不難,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揣摩人物特點,便很快明白了故事表明的道理。難得是讓“禮貌”深入孩子的內心,深切的感受到禮貌待人的重要。圍繞這一難點,備課時安排了三個環節:匯報“我想讀,我想評,我想說”拓寬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聯系實際說說身邊的事,并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交流積累與禮貌有關的名言、故事。以此來深化并踐行主題。但美中不足的是:

  1、自身語言不夠凝練。

  2、個別教學環節設計不夠簡練。

  3、學生的參與度是輻射到全部了,尤其是后進生(這是評課時,聽張老師說,她班的“高手”和真正意義上的高手都被提問到了,尤其是“高手”課堂積極地表現是以前所沒有的。這我才知道的)但時間上就沒有把握好。

  今后還應多磨教材,教學設計多走幾遍,積極地請教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多交流,及時修改,以便取長補短!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0

  語文課,應該更多的是一種交流,一種對話,是雙向互動,師生、生生之間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在交流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圍很重要,民主輕松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在教學《談禮貌》時,感覺自己是和學生交談著、討論著、商量著來學習的。在學習第三個故事時,我們談到了“寬容”,正是總理的寬容才使朱師傅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動”,正是總理的寬容簡單化解了可能出現的矛盾。談到寬容,我特意安排了一個學生和我表演。  

  師:同學們,當別人無意中傷害你的時候,你會怎樣呢?  

  生:要對別人很寬容。  

  師:(笑著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當別人無意傷害你時,有三種態度,得理不饒人、沉默不語、寬容安慰。我請一個同學來配合一下! 

 。▽W生上臺,假裝踩老師的腳。)  

  生:哦,對不起,對不起。  

  師:(蠻不講理*腰),對不起,對不起多少錢?這是我昨天才刷的鞋,你長眼睛了嗎?給我擦干凈!  

  (學生笑,學生又假裝踩老師的腳,老師白了學生一眼,揚揚手示意對方走吧。)

  (第三次,學生假裝踩老師的腳。)

  師:(摟住學生)到底是好朋友,你太了解我了,我今天正好刷鞋,踩得好!

  (學生大笑。)  

  師:老師要給大家出題了,當一個同學喝水時不小心濺到你桌子上了,你會怎么說?  

  生:(踴躍舉手)我會說,這么巧,我的桌子臟了正要洗澡。  

  師:當你回到家感到很餓時,媽媽的飯還沒有做好,你會怎么說?  

  生:媽媽我一點都不餓。  

  生:媽媽我正好在減肥。(學生笑)  

  我為什么要安排這個環節?也許有人說這豈不是上成思品課了,我認為語文學習本身就滲透著思想品德的教育,在這里多花點時間,是值得的。在和學生的交流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認為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還有很大的依賴性。  

  雖然課上得還不錯,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發現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對教學參考書有很大的依賴。有的老師說:“當然要看教參,不然,印教參干啥?”但是過于的依賴也是一種懶惰的表現,鉆研能力低的表現。我在這一點上的確欠缺,需要好好改進。  

  2課上“灌”得多。

  感覺還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給學生一個陷阱讓學生跳,學生的自主性沒有發揮出來,思維的訓練要加強! 

  3學生的語言表達要努力培養。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1

  作者:實驗小學王斌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348

  《談禮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實驗小學王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4、理解文中的古訓、俗語,積累關于禮貌的名言警句,嘗試自己寫名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自制ppt

  教學過程:

  一、“談”字入手,營造學習氣氛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談禮貌》

  2、指名讀題。

  3、誰為用“談”字組詞:“談話”、“談論”“閑談”

  4、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就要談課文,你可以與老師談,與同桌談,與大家談。談出你的觀點,談出你的精彩,行嗎?

  二、學習第一小節,理解古訓明觀點。

  1、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如何談論禮貌的?

  2、自讀第一小節,找出古人談論禮貌的觀點。(指名讀。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誰來用課文中的語言說說古訓的意思。

  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臉色、態度)    口呢?(嘴巴、語言)

 。ü庞枺褪且笪覀冎v禮貌。)

  4、齊讀。

  5、所以說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板:禮貌待人

  優良傳統

  三、精讀第2-4小節,領悟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自讀課文,整體入手

  1、瀏覽課文2-4小節,看看作者用了哪幾個事例來談禮貌的?

  2、自讀交流。    問路  乘車事件  理發事件  板書

 。v史故事)(身邊的小事)(名人故事)

 。ǘ┚x故事,感悟禮貌

  1、故事一

  (1)課文用3個小故事來說明講禮貌的好處,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故事。

 。2)誰來讀讀描寫牛皋問路的語句。

  (3)指名讀

 。4)在你眼前了現的是怎樣的牛皋?你從哪里體會到? (抓住關鍵詞語)

  (5)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6)引讀:大家的感受與老者一樣,所以老人……

 。7)現在我是那位老者,你是牛皋, 我們為演一演,把當時的情景再現。

  (8)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是如何做的呢?指名讀

 。9)他給你怎樣的印象?談談理由。(相機指導朗讀)引讀:所以,……

 。10)表演:指名三人演,注意人物的動作神情

  (11)牛皋知道后下次會如何做?

 。12)牛皋、岳飛不同的遭遇,正如俗話說的:“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簡要說說語意。)

 。13)小結,課文的說理方式。

 。ㄏ戎v故事,后說理。故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寫)

  2、舉一反三,自讀自悟故事二、三

 。1)快速瀏覽課文的3、4小節,看看它們的寫法是不是和第一個故事一樣?

  (2)合作自讀故事二、三

  a、選擇一個故事和同桌談論談論,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文中人物講禮貌的?故事要說明的是什么道理?可以一個說故事,一個講道理。

  b、完在上述任務后,你們覺得不過癮的話可以演一演。

 。3)交流

  △故事二

  a、在這個故事中你從哪里體會到人物講禮貌的?(同桌一個說一個可補充)

  b、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正因為二位禮貌待人,使用了禮貌語言,所以……,可見……。)

  c、分角色讀一讀。

  d、設想一下,如果二人不講禮貌那么情景會怎樣?哪二位同學來即興表演一下。

 。銈兒献鞯恼婢,希望下面的同學也能談出你們的精彩。)

  △    故事三

  a、誰為講一講下一個故事?(指名讀)

  b、朱師傅為何深感不安?

  c、周總理如何做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說理由。

  d、朱師傅從原來的身感不安到深受感動,你從這個故事中又明白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話來講嗎?

  e、引讀:可見……

  四、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三個小故事在我們合作下談論中學完了。他們都是講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那么整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

  1、齊讀第5小節

  2、其實作者就是要我們做到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和諧,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五、自創名言,升華主題

  1、除了書上這些古訓、俗語外,古今中外還有許多人對禮貌有著精典的談論,他們的精妙的語言成了名言,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誰來交流一下?

  2、談論到現在,你肯定對禮貌有著很深的感悟,你心中肯定也有精妙的一句話,請你寫出來,讓它成為你的名言。

  3、寫名言交流。

  六、總結寫法

  1、依據板書,小結整篇文章的寫作方式。

 。ㄈ齻故事,先是講故事,后說道理;整篇文章總說道理,故事舉例,最后在強調講禮貌的重要性,總分總的寫法。)

  七、作業

  在你身邊肯定有不少講禮貌的故事,希望你們能舉行一個“講禮貌好處多”的主題隊會,在會上交流交流身邊的講禮貌故事,在班中形成一股講禮貌的風氣。我希望到時能成為你們的嘉賓。

  板書:

  談禮貌

  禮貌待人         問路(歷史)

  乘車(身邊)     和諧、美好

  優良傳統         理發(名人)

  總              分               總

  第十四屆希望杯語文評優課一等獎教案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2

  說課稿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訓引出: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舉了正反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說明學會禮貌待人,恰當使用禮貌語言的重大意義。

  第五單元共有四篇課文。這些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操等。學習《談禮貌》這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學生按照老師布置的先整體到部分的預習步驟進行預習。整體預習即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提出疑難問題。部分預習即教師給予預習內容。①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②為什么以“談禮貌”為題。③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這些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④畫出全文的中心句。課堂上,讓學生把預習中的收獲與疑難問題進行交流。這樣即整體感知了課文,又為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后,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美好。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讓學生從小養成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不應以教師 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备鶕@些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劃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美好。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這一重難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等。在讀中感情,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從小學會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三、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四、說教法學法

  《談禮貌》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文章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體會使用禮貌語言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教學中,我采用“設疑問難”、“圈畫批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演示”等教學方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將三課時授完

  第一課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學會本課生字詞,劃分段落,寫出段意,整體感知課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課時,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課時,課外延伸,進行口語交際。

  現在,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教學。

 。ㄒ唬┣疤釡y評

  前提測評是為學生的新舊知識的學習牽線搭橋,是調整學生心理狀態,激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的。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通過前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你上節課讀懂了什么?

  2、作者是怎樣跟我們談禮貌的?文中寫了幾個小故事?為什么要用這些小故事來跟我們談禮貌?

  (二)導學達標

  1、讀書指導法

  我讓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標題。

  2、精讀故事一:問路

  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個故事,師生評價。然后幻燈出示以下思考題:

 。1)岳飛和牛皋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爺爺,你會怎么想?

 。3)怎樣讀這個故事?誰來試一試,并佩上動作來讀讀?

 。4)兩個人同樣問路,為什么牛皋受到責罵?而岳飛卻得到耐心的指點呢?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這一問題的設計,引起學生探討問題的*,帶著問題去讀去想,突出了“一邊讀,一邊想”這一重點。我再抓住重難點的地方進行點拔。如:描寫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么來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學生很快就懂得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后我再一次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明白故事道理。

  這樣,使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全方位受到訓練,突破了這一故事的重難點,提高了閱讀能力。

  3、讓學生小結學習方法:讀故事——明道理——悟寫法。

  4、按照以上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3、4自然段。要求學生留下讀書筆記,設計板書。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

  5、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劃出中心句。

  齊讀——個別讀——再齊讀——然后背誦

  學生在讀中明白了道理,重視讀書,熟讀成誦,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規范學生的語言。

  6、看板書,總結全文

  評課稿

  春暖花開之際,我們工作室送教至渝興九年制學校。上午聆聽了工作室兩位名師的課,感覺收獲滿滿。兩節課給我的總體感受是“高效創新、生動幽默。”下面就林賢明老師執教的《談禮貌》一課,談談我的感受。

  《談禮貌》是一篇蘊涵著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說理性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議論文。議論文是小學階段比較少見的文體,整個小學階段一共只有五篇,這為數不多的課文,作為議論文的代表出現在教材中,編者的意圖在于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這種文體,初步了解圍繞中心論點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感受議論文語言嚴謹的特點!缎W生議論文的教學策略》一文對議論文的教學提出了兩點要求:1.在閱讀中使學生懂得文章所闡述的道理,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2.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和發現能力。林老師在教學中也重點突出了這兩方面,將陶冶情操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穿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引導學生通過創造性的閱讀教材,滲透禮貌和心理健康教育。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學習用恰當的語氣朗讀,表現自己對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林老師重視了學生的感情朗讀和精彩的表演。通過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不同事件的不同態度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去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什么是禮貌用語,什么是不禮貌用語,在什么環境中會產生什么結果。結合多元化的閱讀,然后又通過讓學生上臺演一演,師生互動等形式,使學生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與啟示,對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和發現能力。

  1.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林老師抓住了課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敘事語言的概括凝練性。如引導學生歸納出三個小故事的小標題這一環節,林老師讓學生用最簡練的詞去歸納、去概括每一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通過閱讀、啟發,師生共同歸納出三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三個小標題:“問路、踩裙、理發!绷掷蠋熯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簡練性。在解讀文章的論點時,讓學生去掉“禮貌待人、禮貌語言、更加和諧、更加美好”這四個短語去讀一讀,通過對比體會這幾個短語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引導,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學生的發現能力。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蔽闹械娜齻事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懂,然而缺少深層次的比較研究,在這里,林老師抓住了“怎樣把一句話變一篇文”這一教學重點,通過學生的閱讀理解,最后總結出這三個故事都是先舉例子,然后發表議論,也就是“一事一議”。再引導學生知道三個故事中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也有偉人,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通過這些典型事例,從不同的角度證明了作者的觀點,從而得出最后的結論,這就是一篇完整的議論文了。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議論文和記敘文在結構上的不同之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發現能力。

  最后提一點個人不成熟的建議:縱觀林老師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感覺是前松后緊,沒能很好地突出重點。文中的三個小故事情節簡單,五年級學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卻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而后面的議論文結構的分析教學環節略顯薄弱。三個小故事只需重點講解其中一個,其余兩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歸納,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簡單的東西繁瑣地去學,反而使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學了;過于簡單的問題反復提問,學生卻不知道如何去應答了,導致課堂氣氛略顯沉悶。

  總之,林老師這節課將“情感滲透”和“學以致用”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既使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情感熏陶,又使學生初步掌握了議論文的一般寫法,整節課自然流暢,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實乃新課標指引下的一堂好課。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6

  《談禮貌》一文綜合性學習自學成才動的“情感之旅”

  一、設疑 激趣

  1.設疑導入。上課了,教師跨進教室直接宣布上課,有意省略“師生問好”這一課堂程序,引發學生的疑問。教師卻“平淡”地表示:同學們,我們以往每天上課前都要“師生問好”,如此周而復始,太繁瑣了,從今以后就省略了吧。

  2.激發討論。針對上述問題引發師生之間不同意見,教師順勢撩動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師(反方),禮貌乃生活瑣事,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學生(正方),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我們以“禮儀之邦”為榮。

  3.揭示課題。教師順勢引導:簡單的思辯,揭示深刻的主題。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期待文明的復興,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禮儀文化”。

  評析 《談禮貌》一文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其道理學生早已耳熟能詳。為此,教師必須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內涵,找出課文學習的生長點,使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已知”(即中國是“禮儀之邦”)產生碰撞。這樣,以學生的疑問為重要切入口,大膽向外延伸和拓展,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探究向縱深發展。此時的境界可以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二、選擇 合作

  1.研讀課文,思考:你了解中國禮儀文化嗎?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了解它?

  2.請你選擇你的合作伙伴進行研究,以下同學們討論出的選題供大家參考:(1)中國禮儀的起源;(2)中國禮儀的分類(相見禮、婚禮、喪禮、祭禮等);(3)中國禮儀的演變;(4)中國古代至“禮”名言;(5)中國古代禮儀故事......

  3.制定研究計劃。

  評析 中國的禮儀文化范圍廣泛,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讓學生自由組成若干研究小組,教師可以協助學生調整研究的角度,將相關問題或分類或合并,按一定的順序確定幾個研究課題。接著,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教會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研究,使“心動”付之于行動。如安排研究時間表,分析、利用、創造研究的條件,預測研究成果等。此時學生參與實踐欲望強烈得如:“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三、探究 體驗

  1.學生分小組進行研究(教師關注某些“弱勢群體”,可以是其中某小組一員。)

  2.交流研究進展,共享研究資料,吐納研究經驗,排解研究困惑.

  資料交流包括?押

  歷史的:從中國禮儀的起源到禮學專著“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民俗的:禮儀的演變,跪禮、揖禮、拜禮和官禮、賓主禮、卑幼見尊長禮等;

  教育的(蒙學):“親師友,學禮儀,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

  文學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戲劇表演的:文中的三個故事,選擇你最喜歡的試著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也可以課外搜集的)

  音樂的:《禮貌歌》等等。

  評析 在探究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個個挫折,生成一個個新的問題,從而產生一個個新的需要。教師此時處在輔導地位,而貫穿綜合性學習活動始終的是問題解決過程,是教師促使學生持續付出努力的激勵和刺激,這樣讓學生不斷感到自我能力的實現,并不斷迸發自主、創造的火花,這也是綜合性學習最有魅力之處。可以肯定,在這種情境下,許多學生此時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四、共享 交流                          

  1.交流研究成果。

  a.舉辦主題演講b.進行禮儀知識競賽c.表演自編的課本劇d.匯編“中國禮儀小知識手冊”e.展示自編的手抄報……

  2.暢談研究體會。

  3.設計新的“師生問好”方案。

  評析 在共享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要體現探究性學習的特點,不作絕對評價,提供學習成果展示的舞臺,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豐富的個性的體驗。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體驗上,了解他們感悟了什么,程度怎樣;體會到了什么,程度怎樣。也可以讓學生寫研究日記,敞開心扉,真實地記載研究的甜酸苦辣,從反思中,從共享中,從交流中,使學生品德與人格進一步完善,學習方法和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會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真切地體會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ㄗ髡邌挝环謩e是:江蘇省金壇市實驗小學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教研室)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4

  作者:夢軒    轉貼自:鳳凰語文論壇    點擊數:752

  《談禮貌》教學設計一

  作者:夢軒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一個人是否講禮貌,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專門談禮貌的課文。

  2、板書課題:談禮貌

  齊讀。

  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ㄊ裁吹胤揭v禮貌?禮貌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檢查:

 。1)讀新詞語:

  禮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糾紛 安慰 文化 修養

 。2)朗讀下列古訓或俗話: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挑選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當眾讀一讀,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然后提出來。

  (放到下節課討論)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下列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習字冊中練習。

  2、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激發情趣

  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初讀了課文。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課文講了好幾個有關講禮貌的故事,可教師想不通:為什么課題不用《禮貌的故事》,而要用《談禮貌》作為課題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再討論討論。學生交流,適時點撥。

  學生思考問題

  二、精讀感悟,遷移運用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道理?

  2、自讀,交流。(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

  板書: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齊讀。

  3、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4、誰能用課文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里。

  (二)精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課文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請同學們先把寫故事的語句用括號圈出來,再自由選擇一個故事讀一讀,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讀好。誰能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就說明他已經讀懂了。

  練讀,交流讀,評點

  板書:故事說理

  2、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一個故事后面的一句話。

  出示: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聯系故事內容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討論、交流、評點)

  完成如下板書:神態、動作、語言

  3、如果我們把這三段話交換一下位置再讀一讀,你有什么想說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寫故事的語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說理的句子。

  再讀第二、三個故事后面的話,再結合故事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討論、交流、適時評點)

  板書:貼切

  小結:可見,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這個事例進行恰當的說理,才能使人信服。

  4、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

  三、交流收獲,自悟自得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取得了哪些收獲?

  齊讀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練習設計

  完成練習冊。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復習

  說說這篇課文的表達方法。

  板書:事例動作說理神態語言貼切

  三、完成課后練習

  1、指名讀題。

  2、明確要求:根據剛才我們學到的方法,怎樣才能把事例說好?

 。1)先定內容,內容要與講禮貌有關。

  (2)說的時候要緊緊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

  說好處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緊密結合事例的內容來談。)

  3、練習說話。(準備、交流、評點)

  4、齊讀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練習設計:

  課后習題4

  板書設計:

  24、談禮貌

  神態

  故事  動作

  語言

  說理  貼切

  鳳凰語文論壇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 篇15

  科目:

  課時:兩課時

  課型:自主+合作+展示

  學習小主人:

  目標在我心:

  1. 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學會本課中生字,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詞語的意思。

  3. 我能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美好,每個人都要以禮待人,善于使用禮貌語言。

  學習重點: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學習難點:我能在不同場合適用禮貌用語,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學習過程

  批注

  自學金指針:

  一、初讀課文,掃除字詞

  1、寫出文中的生字并注音組詞。

  2、給文中出現的多音字注音。

  3、找出文中的生詞并解釋,批注在書中合適的位置。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能理清課文脈絡。(在文中批注)

  2、我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課文列舉了三個事例來說明(

  ) 的重要與好處:

 、                                              

  ②                                                     

  ③                                                 三、品讀課文,感悟道理

  1、讀故事,學知識,明道理。請同學們默讀“問路”的片斷,伸出小手,動動筆桿,用“     ”劃出岳飛和牛皋的有關態度、語言、動作的語句,并概括岳飛和牛皋的性格特點(各用一個詞語,板書至黑板);用“﹏﹏”劃出作者得出的結論的句子。

  2、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請同學們大聲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按以下學習步驟,自學“踩裙”和“理發”兩個事例。(1)畫出文中描寫人物“不失色”、“不失口”的語句,并讀一讀。想想事例要說明的是什么道理?

 。2)選其中一個事例來演一演。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交流收集的名言或格言,加深對禮貌涵義的認識。

  交流汲精華:

  1、以小組為單位談自學收獲。(提示:要認真傾聽小組伙伴的意見,及時補充、修改、批注。)

  2、小組內交流難讀難寫的詞,并選派同學上黑板板書并講解。

  探究展風采:

  展一:掃除攔路虎   展二:內容感知   展三:品讀問路

  展四:品讀彩裙     展五:品讀理發   展六:名言收集

  海闊憑魚躍:

  完成兩導兩練上第二課時的達標檢測。

《談禮貌》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談禮貌》教后記(精選17篇)

    《談禮貌》教后記今天教學《談禮貌》,我從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引入,在學生默讀課文前提問學生:“這篇課文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文中有5句話直接告訴我們了,是哪5 句話?”學生交流之后出示:(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

  • 《談禮貌》教學實錄(通用15篇)

    教學過程一、設置情境,導入禮貌課題師:做手勢讓學生起立。師:做手勢讓學生坐下。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的這種課前問候有沒有禮貌?師:滿意嗎?師:為什么?師:那我們再來互相問候一次,好不好?師:同學們上課。...

  • 談禮貌教學反思(通用7篇)

    語文課,應該更多的是一種交流,一種對話,是雙向互動,師生、生生之間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在交流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圍很重要,民主輕松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 談禮貌說課稿(精選3篇)

    一、說教材與教學目標 《談禮貌》是一篇議論文,五年級的孩子已有《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等說理性文章的學習經驗,已初步感受過說理性文章的表達特點提出論點,舉例論證,總結強調。...

  • 《談禮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19.談禮貌一、教學要求:1、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感受課文中人物形象,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憑借語言材料,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和諧,社會生活更美好。讓學生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 《談禮貌》第二課時教學預案(精選15篇)

    《談禮貌》第二課時教學預案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 談禮貌 第 二 課 時(精選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14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3、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教學重點: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 《談禮貌》第二課時(通用15篇)

    第 二 課 時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任何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 談禮貌(精選16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 《談禮貌》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6篇)

    今天學校在組織青年教師優質光盤的教學活動,我執教了《談禮貌》的第二課時。40分鐘后,我領著孩子們回教室,一路上很懊惱自己。看著孩子們在嘰嘰喳喳、擁擠地排隊,排的歪歪妞扭扭,覺得這節課好失敗!...

  • 語文談禮貌教案(精選4篇)

    教材分析:《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質的文章,告訴我們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這樣一個道理。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課文舉了三個典型事例。...

  • 教研組實踐課《談禮貌》教案第二課時(通用16篇)

    教學過程:教學重點:通過學習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教學難點: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一、直接導入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說理的文章——19、《談禮貌》。...

  • 《談禮貌》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作者:夢軒轉貼自:鳳凰語文論壇點擊數:752《談禮貌》教學設計一作者:夢軒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談禮貌》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今天學校在組織青年教師優質光盤的教學活動,我執教了《談禮貌》的第二課時。40分鐘后,我領著孩子們回教室,一路上很懊惱自己。看著孩子們在嘰嘰喳喳、擁擠地排隊,排的歪歪妞扭扭,覺得這節課好失。...

  • 談禮貌教案(精選11篇)

    教材解讀:《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文章,通過三個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相待,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a黄色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小视频网站 | av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1 | 欧美av在线 | 免费黄色一级大片 | 久久婷婷国产91天堂综合精品 | 人妻精品制服丝袜久久久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俺也去 | 亚洲精品推荐 | 寡妇张开腿让黑人捅爽 | 成年人黄色免费看 | 欧美巨大黑人xxxxⅹ视频动漫 |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人与拘性视交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 国产在线精品自拍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真实偷乱视频 | ASS鲜嫩鲜嫩年轻少妇PICS | 性国产牲交XXXXX视频 | 超爱碰在线资源 | 青青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 奇米成人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阿v视频 | 可以免费看av| 中文字幕久久乱码一级毛片 | 极品主播福利 |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 日本亚洲欧美 | 久久久久久网址 |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视频专区 | 日韩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页 | 麻豆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麻豆视频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