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
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瀑布的形態,我讓學生關注語言,展開聯想說話:“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一學生的回答在我的預設之外,她說:“這樣的畫面,讓我想到了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順勢利導:“‘飛流直下三千尺’,廬山瀑布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學生說:“非常長”。我繼續追問:“那黃果樹瀑布呢?”生:“是一匹寬幅白練。”在語言的比較中,讓學生把握特點。美中不足的是,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瀑布的形美,學生的內心沒能產生一種特別的震撼、贊美之情。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想想瀑布瀉落的環境,青山環繞、樹木蔥蘢,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下,瀑布顯得格外——(潔白、晶瑩、活力與生機)。
在文本語言的揣摩品味上,我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抓關鍵詞句,閱讀感悟。
學生言語智慧的發展與思維是密不可分的。在讓學生讀出體會、讀出感受之后,我讓學生讀出疑問來。課上,兩位同學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問題一:為什么作者聽到的瀑布的聲響是不一樣的?問題二:“銀雨灑金街”是什么意思?我認為,生本的語文課堂,更多地要關注學生讀與思的結合,關注學生言語智慧的發展。
在本篇散文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變品詞析句式的理解式閱讀,為整體感悟式的欣賞式閱讀。
二、關注感受,美感體驗
本篇課文,作者主要抓住了黃果樹瀑布形態和聲響的特點來寫,并將作者的感受巧妙地融入其中。一開始瀑布聲音的變化之美,也是作者感受的奇特。我讓學生展開聯想,于浮想聯翩中感受瀑布的形美與聲妙。
作者對黃果樹瀑布的感受,不僅是視覺上、聽覺上的享受,還有觸覺上的享受。作者用了很很大的篇幅寫了自己下到谷底時的感受。我主要通過創設語境,找到散文情與意的結合點,讓學生感受著作者的感受,并生成自己新的感受。
第5自然段,我創設了這樣的語境:“騰空而上雨如煙,銀珠跳落灑金街。這是多么的奇妙有趣。想不想和瀑布來個零距離接觸?(想)讓我們下到谷底,伸出手,撩一把水來洗洗臉。”(師生做動作)之后,我進行隨機采訪:“你感覺——”生:“清涼”、“清爽”、“舒服”。
第6自然段,我引導學生深入情境,進行說話:“我真想——”學生的回答非常的奇妙有趣。“我真想隨音樂的節奏跳舞!”“我真想帶回家每天感受。”……充滿了童真童趣。在有了深刻的體驗之后,我讓學生再讀文字,感受這份流淌于文字之間的永恒的美。
第7自然段,因為學生對黃果樹瀑布已經產生情感上的贊美與熱愛,所以我采用了略講。只提了一個問題:“是誰給了你心胸開闊的感覺?”自然地回扣本文中心:“黃果樹瀑布,真實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我能尊重學生的感受,不牽強附會。應該說,學生的感受是真切的,美好的。
三、關注表達,習得寫法
我認為,本文在表達上有兩大亮點:
一是抓住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的特點,及給人的感受來寫。在前置性作業中,我讓學生找出描寫瀑布形態和聲響的句子,讀、圈、畫、悟。課上,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交流。在課堂上,我以一些主要問題,引領學生談體會、談感受。學生能感悟瀑布形態的寬、美;聲音的響、妙,變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