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組教學指要
二、真實細膩的心理,以突出性格特點。本文對毛澤東的心理活動刻畫得非常真實和細膩。如第八自然段,彭總司令要求將岸英的遺體運回祖國,這是對領袖的愛戴和體貼;金日成要求將岸英遺體葬在朝鮮,這是對中國優秀兒女的崇敬。岸英的遺體是運回祖國,還是留在朝鮮,這是毛澤東當時思考的問題所在!啊妥屛乙娨娺z體吧!”這是父親對兒子很自然的一種感情,毛澤東想到兒子奔赴朝鮮戰場時,自己因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為父親,誰又不想和死去的兒子見上最后一面呢?這個要求作為主席是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父子情深在這簡簡單單的內心活動中袒露無遺!啊妥鹬爻r人民的意愿吧!”想到還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兒女相見,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做出了將兒子葬于朝鮮的艱難、痛楚的決定。這是偉大父愛的延續,是一位國家領袖從大局考慮問題的理智,是偉人的寬闊胸懷和國際主義精神的見證。
4.《毛主席在花山》記敘了毛澤東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時的三件事──讓警衛員把到別處碾米的群眾請回來;派警衛員給碾米群眾送去茶水;毛澤東來到碾米群眾中交談并幫群眾推碾子。這表現了毛澤東熱愛群眾、關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深刻反映了毛澤東既是偉人,也是普通的群眾。本文的一個特色就是善抓細節來表現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白蛱爝@個時候,門口花椒樹下的碾子有碾米聲,現在又到了碾米的時候,怎么沒動靜了呢?”“你也看見了,這個村只有兩臺石碾,讓鄉親們集中到一個碾子上碾米,就會耽誤一半人的正常吃飯!边@說明毛澤東十分注意體察民情,他不僅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操勞著,而且惦記著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瑣事,試想,若沒有一種普通群眾的情懷,誰去管日復一日的碾米聲和村子里有幾臺碾子?“半年多不推這玩意兒了”、“一邊推,一邊用笤帚往碾盤里掃碾出來的玉米碎粒!边@幾處細節描寫,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他不僅想著群眾,而且能做、會做普通群眾所做的生活小事。
訓練:提升語文素養
兩個紅辣椒
柯才
1929年3月11日,紅四軍三千多人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向閩西挺進。
初春的夜晚,寒氣襲人。戰士們衣著單薄,又冷又餓。隊伍翻過了武夷山的杉木嶺,天就黑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崎嶇山路上行軍,不少人的腳碰壞了,腿摔傷了,可戰士們一想到毛委員和朱軍長與他們一起行軍,心里就有一股暖流,渾身就有了力量。
隊伍摸黑走到下半夜,終于到了長汀縣四都的樓子壩。為了不驚動老鄉,戰士們都露天宿營,有的在屋檐下靠著墻根睡覺,有的就背靠背坐在樹下、路旁打盹。
夜深人靜,寒風呼嘯。戰士們都睡著了,只有哨兵放輕腳步在走動。這時候,村口忽然閃出一星燈火,在黑暗中熠熠發光,由遠而近地游動。漸漸地走近了,哨兵才看清提燈巡邏的是一個高大魁梧的人。仔細一看,啊,是毛委員!
哨兵心頭一熱,忙迎上前去,激動地叫了一聲:“毛委員!”
毛主席輕聲地問:“沒有驚動老鄉吧?”
“沒有!
毛主席贊許地點點頭,摸摸哨兵身上的單衣,問:“冷嗎?”
“……不,不冷。”哨兵看到毛主席同樣穿著單衣,聲音不由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