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教材分析:
單元是圍繞“水”來編排的,其用意在于讓學生知道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水,社會經濟建設更需要水,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
本次以“水”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水由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對待方式,是學生對“水”這一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體會更加深刻,認識更加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水、贊美水、親近水而真誠地發出“珍惜水”的呼喚,深刻體會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使學生更加熱愛水資源,形成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2、增強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夠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進行有機整合。
能夠把搜集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學習密切的積累運用。
3、培養學生能夠與人交流、善于交流、樂于與人合作學習,并且在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使學生深刻體會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道理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你都找到了哪些有關“水”的文章?
2、你是通過哪些途徑找到的?
表揚善于積累、發現的同學,激發學習熱情。
二、多媒體展示有關“水”的不同內容的畫面,學生觀看,激發學生表現欲望。
1、說說你看了這些關于水的畫面有什么感受。
2、關于“水”的產生,利用你還有什么疑問
三、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分為不同的主題進行研究。
1、確立研究主題:
第一組:以“贊美水”為主題進行研究。
第二組:以“了解水”為主題進行研究。
第三組:以“珍惜水”為主題進行研究。
2、確立研究內容。
第一組:贊美水
(1)、從古詩中找,比如王勃的:“秋水共長天一色……”
(2)、從現代詩文中找,比如朱湘的:“溪間、采蓮,水珠滑走過菏錢……”
(3)、從歌詞中找,比如:“洪湖水浪打浪……”
第二組:了解水
(1)做一個接水實驗,看水龍頭一個小時能滴多少水?并算出24小時會有多少。
(2)調查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它們是從哪里來的。
第三組:珍惜水
(1)以前曾往小河里扔過臟東西,給小河寫封道歉信。
(2)我和同學們討論節約用水,寫一封倡議書。
如果同學們有別的研究內容更好,都可以采用。
3、交流確定研究方式:
1、通過查閱書籍、上互聯網查閱資料。
2、動手作實驗、向周圍的人請教
3、制成表格向大家介紹
……
第二課時
討論、交流、展示,及時評價肯定,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分小組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可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展示。
如:利用幻燈片課件展示所搜集的關于水的古詩,現代詩文、歌詞……
現場利用互聯網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向同學們展示。
培養學生能夠與人交流、善于交流、樂于與人合作學習,并且在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