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學案例
教學本課第一課時時,我首先是為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觸動學生情感之弦,讓學生初步感受一下《二泉映月》的旋律與意境。然后通過自讀課文這個環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同時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在接下來的“感受曲子美”這個教學環節,我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在最后的拓展質疑環節,這主要是課堂的延伸,我想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教學本課第二課時時,在“了解阿炳”這個環節,我創設了適合學生想象、體驗的學習情境,以促進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并催生出學生自己的獨特感情。接下去,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內心,通過理解關鍵詞句、揣摩內涵、感情朗讀等多種方式,進入課文、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如此,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就是主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著豐富的情感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在“延伸拓展”環節,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體現“整合”的理念,通過拓展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及本單元的理解和對人物有一個更透徹的了解。最后的“作業設計”,我主要是想引導學生養成“處處留心皆語文”的習慣,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初識阿炳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音樂渲染 1、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百度音樂 二泉映月音樂 2、聽后提問:這段旋律熟悉嗎?叫什么名字?引出課題并板書。 3、談談聽完樂曲后的感受(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二、交流資料、了解阿炳 1、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阿炳和《二泉映月》樂曲資料,認識阿炳。 2、教師補充介紹阿炳的生平。 (扣住阿炳生活的艱辛、創作的歷程、名曲的影響等全面了解人物) 三、初讀全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讀通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詞語。 積淀 坎坷 富饒 縈繞 一泓清泉、 泯滅 委婉 跌宕 倔強 靜影沉璧 3、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4、快速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并按照時間順序給文章分段,理清脈絡 四、感受自然美 1、過渡:再讀課題,二泉這里的環境怎樣?二泉映月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圈出描寫自然環境的詞 2、交流并想象潺潺流水、樹木蔥蘢、月光如銀的情景,體會環境的優美 讀出自然景色的美。 3、齊讀第一自然段,腦中想象月光下的二泉情景,體會自然環境的美 五、感受曲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