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學案例
(1)理解:傾吐、積淀已久 (2)引導思考:在這曲子中,阿炳傾吐出了什么?從曲中,你聽出了什么樣的感情? 3、再次默讀課文,找出表現阿炳內心感情的句子。以“從《二泉映月》的旋律中,我聽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表達(以填空的形式呈現) 4、交流重點句: (1)第四自然段中“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倔強的吶喊。” 先出示“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這幾個詞組,再讓學生說說阿炳嘆息、哭泣、傾訴、吶喊的是什么,并聯系上文中“師父的教導、坎坷的經歷”,由此理解“積淀已久” (2)第五自然段中描寫樂曲豐富內涵的句子 a圈出表現這首樂曲特點的詞語。 b朗讀理解作者通過這兩對詞語所表現的樂曲的豐富內涵。 c再次引導朗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d提問:“他愛”的內容的順序能調換嗎?為什么? 5、小結:樂曲表現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6、聽配樂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 相機板書:對命運的抗爭 對光明的向往 對音樂的熱愛 四、深化理解 1、再次齊讀句子:“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閱讀思考: 阿炳為什么能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弦的樂曲?阿炳那“積淀已久的情懷”從何而來? 3、交流并小結: (1)家鄉的美好風光對阿炳的熏陶。 (2)師父對阿炳的啟迪和教誨。 (3)他飽受窮困和疾病的折磨。 4、深化情感 正是這積淀已久的情懷,才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弦的樂曲。磨難并沒有磨滅他對音樂、生活的熱愛,阿炳同命運抗爭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引導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第四自然段 按先環境描寫,再人物內心活動描寫的順序背。 2、指導背誦第五自然段。 順序:阿炳演奏的動作表現——琴聲變化——想象琴聲的內涵。 3、自由背誦。 六、延伸拓展 1、教師總結:這首曲子飽含著阿炳一生的愛和恨,憤和憂。聽著它,我們仿佛能感受到阿炳那歷經坎坷的痛苦,那尋求光明的渴望。惠山的泉,就是那失明的雙眼熱淚流,二泉的月,就是那生命中一葉不沉的舟。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對阿炳的崇敬。 2、拓展: (1)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國人民喜愛,在國際樂壇也享有盛譽,享有怎樣的盛譽呢? 教師補充資料敘述: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并獲得很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