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學指導
3.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蘇軾的這首詩意境奇美,可用創設情景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潛能。例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有誰去過西湖?能給大家講講西湖的美麗景色嗎?也可以播放一段西湖的風光片,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4.可以挖掘學生的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整理學詩的方法,科學劃分小組角色,營造小組競賽的氛圍,教師則可以深入學習小組中,及時和學生溝通。
5.在學生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吟誦,品味古詩的語言美和情感美,使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入情入境。
6.拓展學習,開發資源。通過描寫其他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背誦更多的詩詞,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文化,促進知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把對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結合自己搜集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等和大家共同交流,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業。
認寫生字4個
本課生字不難,可以采用自學的方式。提示:形聲字“軾”與“拭(擦拭)、試(測試)”相比較;“!鄙厦嫒齻“又”最后一筆都是點;“宜”下面是“且”。
思考交流
1.這兩首詩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對于兩種不同風格描寫水的古詩,學生喜歡的理由會多種多樣,也許是因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與氣勢;也許是因為古詩所揭示的道理;也許是因為古詩的對仗與用詞……總之,只要能說出理由都可以。
2.你還知道哪些與“水”有關的古詩?介紹給大家。
這是進行拓展學習。介紹給大家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在班內搞一個詩歌朗誦會,還可以制作古詩小報進行展覽等。